作為全球最大的肉類食品生產消費大國,豬肉幾乎是大部分中國人餐桌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國家統計局2022年數據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我國生豬產量占整個禽畜養殖行業的60%以上,因此,生豬的行情也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弦。
據界面新聞報道,從去年12月探底至今,相關上市公司的生豬銷售價格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上漲。盡管目前全國生豬消費步入傳統淡季,但生豬銷售均價不降反升,當前的價格水平與去年10月份的生豬價格大致持平。從惠農網行情端生豬月度價格走勢情況看,今年1-4月的電商批發價格上浮,出現回暖跡象。
(圖片來源:惠農數谷)
據惠農網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在供應端,全國生豬售賣占比前十的省份,從高到低依次為山東省、江蘇省、廣西省、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廣東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北省。其中,生豬售賣市場占比超過10%的為山東省、江蘇省、廣西省三個省份。在需求端,湖南省、廣西省、四川省、貴州省、廣東省、江西省、浙江省、云南省、重慶市、福建省為全國生豬采購占比前十的省份。其中,生豬售賣市場占比超過10%的為湖南省、廣西省、四川省、貴州省四個省份。
(圖片來源:惠農數谷)
在品類方面,在2019至2024年期間,生豬交易品類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早期交易活躍的太湖豬逐漸沒落,關注度不高的香豬在2023年期間達到了關注高峰,前期表現平平的黑豬在經歷2020年低谷期后,交易份額一路上揚,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交易品種。
互聯網連接了更多需求與供給,對維系供需平衡提供了更多參考的維度,也對市場的良性運行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當下,生豬供應鏈上下游仍凸顯出諸多亟待攻克的瓶頸與挑戰。從供應端看,商家產品質量差、低價吸引、真貨源少等痛點問題仍在。在需求端,面對多樣化的需求,則存在找貨體驗差,買賣溝通不順暢等問題。
在惠農網平臺,養殖戶占平臺所有用戶體量的35%,生豬、豬苗是其中的重要品類。為提升買家體驗,助力行業健康發展,惠農網從5月起開展豬品類專項整治行動,解決買家的后顧之憂。
措施一:凡入駐惠農網平臺的豬品類賣家,需要資質齊全,且必須繳納保證金,以便在產生交易爭議時能保障買家權益,保障交易體驗。
措施二:對賣家“價格虛假”“低價吸引”“無貨空掛”“虛假貨源”等違規行為進行巡檢及舉報受理。若發現相關違規行為,平臺將根據違規行為的危害性、次數等情況根據規則進行扣違規分、扣保證金、商品下架、限制店鋪經營等不同程度的處罰,遏制不誠信交易的發生,讓買賣更放心。
與此同時,為將優質實惠的生豬、豬苗送達消費者,惠農網將在繼續為供應商和采購商精準需求匹配,為市場、主管部門及農業從業者提供農產品行情數據監測,讓農產品的交易更加高效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