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農業人,最喜歡看到我們中國農業的大發展,看到我們中國農民每一個都是種植能手。”
80后的麥健輝,是高級農藝師,亦是惠農網農技專家,一直從事蔬菜、花卉種植,田間一線生產技術指導工作。
近20年來,麥健輝向下扎根,讓瓜多結果,讓菜少生病;向上傳技,當主播,錄視頻課、在線問答解難題,推廣科學種植管理方法。他將農技推廣作為了自己終生的事業,讓知識走進生產實際,惠及千萬農民。
農技專家麥健輝
俯身下田地,做先進生產技術的“引領者”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娃,麥健輝自小就跟著家人與稻田、蔬菜打著“交道”,深諳農業技術對農戶的重要性。
“小時候跟著爸爸去種田,他只下大量的氮肥、磷肥,卻不下鉀肥,所以水稻前期的生長過旺,導致后期含青不熟、產量低下。還有,他對各種的病蟲害防治的把控不及時。這些都是因為他對農業種植技術知識撐握不夠。”自此,希望有機會傳播農業種植技術的種子也深埋在他心中。
于是,麥健輝報考了華南農業大學的農業專業,畢業后從事技術工作,為企業、農戶解決田間、菜地、果園里的疑難雜癥。
憑借熱愛,一路深耕,他獲得了廣東省農村科普示范帶頭人、農村鄉土專家、生產應用種植技術工程師,江門市優秀農村科技特派員等眾多榮譽。
麥健輝下鄉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從業近20年來的所見所聞,讓他愈發重視現代蔬菜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
“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之下,農戶往往會在蔬菜生長過程中投入大量的農藥化肥。這既會使土壤的耕作性能逐漸變差,也不利于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麥健輝說,針對這一現狀,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現代農業施肥技術很有必要。
但蔬菜種植人員大多年齡較大,對新科技、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差,并且個別農戶對于新生技術缺乏信任,這給先進技術的推廣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為了促進傳統農業向著現代農業轉型,幫助農民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他利用到村鎮授課,亦或是到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指導的空隙,緊密圍繞蔬菜栽培的基礎知識、水肥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開展技術指導。
麥健輝的指導讓農戶喜獲豐收
技術上云端,成農戶增收的“技術導師”
“我下鄉、進村、入戶指導,每次只能幫到一兩個農戶,而線上直播或者錄制視頻課程,就能幫助千百位農戶學習種植技術了。”
為了增強農技傳播的普惠效應,提高農技落地的效率,麥健輝開直播、開專題視頻課、在線解答問題,充分利用惠農網,推廣科學種植方法。
《苦瓜常見病蟲害防治,4分鐘有效掌握》、《掌握辣椒田間肥水管理,辣椒長得好》……一個個視頻課程言簡意賅、干貨滿滿。
對于農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他有問必答,有需必應。截至目前,麥健輝在農技學堂回復農友的咨詢數已經超出收到的咨詢量。有些相同的問題即使重復三四次,他依舊耐心回復。
麥健輝在農技學堂幫助農友解決種植難題
“工作之余的時間,我都會登陸惠農網,看看農友的提問,及時給點建議。”麥健輝說,農友們在生產中遇到實際難題,事關生計大事,能有人為他們提出建議,有解決的思路,不至于出現重大損失。
在他專業、細致的指導下,有解決蔬果病蟲害難題,挽回損失的農友;有對種植一竅不通,但因為按照建議實施,最終掌握土豆、辣椒等基本的施肥、栽培技術,實現豐收的;還有向他咨詢栽培品種選育建議,賺到錢的。
惠農網農技知識服務平臺“農技學堂”集結了包括麥健輝在內的超千名在線農技專家,積累有超60萬條專業問答和2500多節視頻課程。以此為基礎,惠農網將首款農業大規模語言模型“惠農AI”訓練成為各個特定種養領域的智能農技專家,使農技服務步入了智能時代。
“惠農網農技學堂是一個很好的平臺,給有經驗的農業人與想得到經驗的農業人搭建了橋梁。有了‘惠農AI’的加入,農技知識將能更加及時、高效地走進生產實際。”
麥健輝期待,利用好惠農網平臺,踐行好一名農技專家的使命,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給農業帶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