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當?shù)剞r(nóng)家縮頭種、余縮1號等品種。
2、培育壯苗。9月底10月初播種,畝播種量0.4kg左右,按秧本比1:10留足。用對口農(nóng)藥防治好蚜蟲、煙粉虱。移栽前做到“帶肥、帶藥、帶土”下田。
3、施足基肥。耕翻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整地時一般畝施復合肥(15-15-15)30kg。
4、合理密植。一般11月上中旬、苗齡35天左右時即可移栽。濱海平原每畝種植2萬株左右、平原稻區(qū)每畝種植1~1.5萬株。
5、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一般四次。苗肥在栽后或還苗后施入,畝用尿素4~5kg;1月下旬畝用碳銨25kg加過磷酸鈣20kg加氯化鉀5kg;2月下旬施重肥,畝用尿素25kg加氯化鉀12.5kg,隔一星期后,視田間長勢適量補追促平衡。
6、水分管理。冬春要及時清理溝渠,防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根系漬害和引發(fā)病害。栽后出現(xiàn)長期干旱時,可采用溝灌、澆施等方法進行抗旱,促進還苗。
7、病蟲草防治。主要防好病毒病、黑斑病、白銹病、蚜蟲等。藥劑可選用寧南霉素、百菌清、烯定蟲胺、啶蟲脒等。一般在移栽前1~3天選用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等藥劑防治雜草。
8、適時收獲。一般4月初開始收獲,4月15日左右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