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蟄伏已久的土壤調理劑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就提出了這個概念,但很少有人知道。隨著國家提出耕地質量改善、土壤修復等戰略指導和相關支持政策的出臺,土壤調理劑也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土壤調理劑是指用于改善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及其生物活性的材料。它是由富含有機質和腐植酸的天然泥漿、純天然礦石或其他有機物制成的產品,輔以生物活性成分和營養元素。具有極其顯著的保水、松土、增肥、透氣功能。土壤調理劑雖然不能代替氮、磷、鉀肥的使用,但可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減少化肥的使用,最終達到作物增產的效果。
只要合理使用土壤調理劑,就可以恢復土壤健康的身體,但我們需要根據不同類別調理劑的特點,進行最科學、最合理的搭配。
礦物源+大分子聚合物可以快速改善土壤結構。最具表性的礦物源土壤調理劑是硅鈣鎂肥料,這三種元素本身是土壤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如果這些元素缺乏,土壤結構就會被破壞,為了改善土壤結構,必須補充土壤中的硅鈣鎂。聚丙烯酸是大分子聚合物土壤調理劑的代表產品,可以快速聚合土壤分子,使土壤凝結成顆粒結構。但是這類產品的使用要求非常嚴格,尤其是不能過量。過量會加重土壤的膠體化程度,起到相反的作用。
功能性肥料+微生物細菌劑。溫室內的土壤往往與各種問題混合,如土壤明顯惡化大多數疾病同時發生。有時單靠一件事很難發揮有效的作用。此時,功能性肥料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搭配,使其發揮1+1>2的作用。腐植酸、海藻酸、甲殼素等功能性物質可促進有益細菌的增殖。例如,腐植酸改善土壤結構后,滲透性增強,土壤微生物自然增加;海藻酸肥料營養豐富,活性強,也能增加有益細菌的數量;在促進微生物增殖方面,甲殼素的作用最為明顯,可使放線細菌增殖30倍,芽孢桿菌增殖6倍,效果非常突出。
有機肥+生物菌肥,維護土壤健康。土壤改良后如果不維護,很快就會再次被破壞,土壤健康的身體不僅包括土壤的物理結構,還包括養分與生態的平衡。因此,在完成土壤的快速改良后,應合理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有機質和生物菌本身是相輔相成的。有機質的分解和利用需要生物菌,生物菌的存活不可能與有機質分離。因此,兩者需要一起使用。通過增加兩者的用量,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從長遠來看可以解決土壤生態失衡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要了解和判斷土壤是否有惡化趨勢或已經惡化,必須通過正規的檢測部門對土壤進行檢測,確定是否應使用相應的土壤調理劑進行適當的調理,恢復土壤功能。土壤調理劑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的酸堿、鹽漬化和板結,不能長期使用。日常栽培應注意合理使用各種肥料,避免土壤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