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化學檢驗會破壞產品的鈍化膜,通常在樣板上進行檢驗。方法舉例如下:
(1)硫酸銅滴定檢驗
用8gCuSO4+500mLH2O+2~3mLH2SO4溶液滴入樣板表面,保持濕態,如6min內不出現銅的析出為合格。
(2)高鐵氰化鉀滴定檢驗
用2mLHCl+1mLH2SO4+1gK3Fe(CN)6+97mLH2O溶液滴在樣板表面,通過生成藍色斑點的多少及出現時間的長短來鑒定鈍化膜質量的好壞。
多功能不銹鋼酸洗劑,有甲、乙兩組分,甲組分含有硫酸60~80%和硝酸20~40%,乙組分含有鹽酸70~90%和LK型緩蝕劑10~30%,甲組分和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甲90~98%、乙2~10%
一般將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電鍍、搪瓷、軋制等工藝的前處理或中間處理
(一)利用酸溶液去除鋼鐵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銹蝕物的方法稱為酸洗。氧化皮、鐵銹等鐵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與酸溶液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鹽類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酸洗用酸有硫酸、鹽酸、磷酸、硝酸、鉻酸、氫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鹽酸。酸洗工藝主要有浸漬酸洗法、噴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銹法。一般多用浸漬酸洗法,大批量生產中可采用噴射法。鋼鐵零件一般在10%~20%(體積)硫酸溶液中酸洗,溫度為40℃。當溶液中含鐵量超過80g/L,硫酸亞鐵超過215g/L時,應更換酸洗液。常溫下,用20%~80%(體積)的鹽酸溶液對鋼鐵進行酸洗,不易發生過腐蝕和氫脆現象。由于酸對金屬的腐蝕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緩蝕劑。清洗后金屬表面成銀白色,同時鈍化表面,提高不銹鋼抗腐蝕能力。
(二)為了消除硅藻土載體表面吸附,減少色譜峰拖尾,載體在使用前需進行酸洗或堿洗處理。酸洗是把載體用6mol/L鹽酸浸煮2h或濃鹽酸加熱浸煮30min,過濾,用水洗至中性,烘干。酸洗可除去表面上的鐵、鋁、鈣、鎂等雜質,但不能除去硅醇基。酸洗載體適宜于分析酸性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