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龍蝦,不僅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也是首批受歐盟保護的100個中國地理標志之一。每到節假日,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客,擠進潛江龍蝦城,排隊等位到深夜,只為吃一口正宗潛江龍蝦。同時,也有更多的潛江小龍蝦通過電商,爬上全國食客的餐桌。今天我們的采訪對象來自潛江——惠農網網店“湖北潛江眾鼎小龍蝦西蘭花合作社”的負責人楊代明。
80后的楊代明,從小生活在潛江,干過服裝批發,也做過零售行業,但因為這兩個行業都不太景氣,他不得不考慮換路轉型。所幸的事,這時他朋友剛好伸來橄欖枝,邀請他一起做小龍蝦生意。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潛江人,對當地這個優勢產業很有信心,再加上家里也有親戚在做餐飲行業,他認為這個轉型方向值得一試,于是接橄欖枝,正式開啟了農業領域的創業生涯。
“潛江龍蝦尾肥體壯,鰓絲潔白,無異味,腹部清潔透明;兩只前螯粗大,色澤明亮,外殼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紅色,成熟后呈紅褐色,無附著物。”楊代明分享了潛江小龍蝦的優勢,但是作為有著多年銷售經驗的生意人,他也感慨,“生意要做得好,過硬的產品和好的銷售渠道缺一不可。”
因為小龍蝦是本地的優勢產業,線下的銷售渠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而且如果要從養殖小龍蝦做起的話成本也比較高。在一番商量和研究后,他和朋友確定了“網銷+合作社”的生意模式,這樣既解決了種養殖的重資產投入問題,又可以和當地養殖戶形成優勢互補。
確定好創業的方向后,楊代明開始尋找好的銷售渠道,幾個生意上的朋友告訴他可以嘗試做垂直農業平臺的電商銷售。其中,好幾個朋友給他推薦了正在使用的惠農網平臺,就這樣,他和惠農網正式開始結緣。
因為一直做的是線下銷售,剛開通網店的時候,楊代明幾乎是啥都不懂。他回憶起那段時間說,還好有平臺的客服一對一的教學溝通,平臺上面還有免費的系列課程可以直接學習。這給他這種從沒有從事互聯網銷售的人快速上手提供了“捷徑”。
跟大部分商家不同的是,楊代明店鋪的主營產品是隨著季節調整的。每年的3月到9月份,是小龍蝦的銷售旺季,所以他的店鋪這段時間的主營產品是小龍蝦。在當年9月到次年3月份這個期間,楊代明的店鋪便開始上架西藍花。楊代明充分利用兩種農產品上市的時間差異,讓生意全年都是“旺季”。
為什么會將這兩種看起來毫無關聯的產品放到一個店鋪售賣呢?楊代明介紹,這兩種產品的客戶群體相同。最重要的是,西藍花是經濟效益較高的農作物,生產周期短,一般種植2到3個月就可以采摘出售。潛江西藍花已形成規模,在上市時間、規模、價格方面都有優勢,恰好和浙江臺州等西藍花主產地的上市時間是錯開的。
除了選好產品,楊代明更重視的是,選對平臺。他說:“基本上每個重要的活動節點,客服都會提前告訴我及時參與。平臺大型活動營造的補貼和氛圍,對我們這些沒有成本單獨做活動的商家來說還是挺好的。”
由于小龍蝦、西藍花都是損耗率相對較高的農產品,所以提供優質的服務非常重要。為了讓客戶享受更好的服務,楊代明開通了買家保障、農批通等服務。同時,楊代明也在物流方面下足了功夫。
他說:“要想口碑好,產生復購,物流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點,比如這個地方是否有直達車等這種小細節都需要提前了解清楚,不說100%了解,至少要做到70%-80%地區的物流情況都非常清楚,這樣才能讓優質產品能夠保質保量地送到客戶手中。”
由于長期優質的服務,楊代明也被惠農網納入了實力商家中,獲得了更多流量扶持。楊代明說,我一直堅信,產品質量做好了,做生意才更有底氣,也非常感謝平臺看到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努力。
現在,楊代明店鋪名氣也漸漸起來了,很多老客戶都會穩定地向他采購產品,每年小龍蝦、西藍花都能賣出幾百萬斤,生意也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