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在高成本推動下,國內市場喜迎一波熱潮,PP現貨報價全面開花,截止今日拉絲(紹興三圓T30S)較月初上漲1100元/噸至9700元/噸;透明(上海石化M800E)較月初上漲450元/噸至10600元/噸;共聚(浙江石化K8003);較月初上漲900元/噸至9650元/噸。那么上漲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未來趨勢會如何,影響因素有哪些呢?
二、石化降負保價,但成效甚微
“兩油”庫存居高不下,盡管各大石化采取停車、降負荷等措施,但總體來看成效甚微。從最新數據顯示,從月初至今,僅下降了8.5萬噸,目前為92萬噸,去庫存速度相對較緩。關鍵因素還是持續走高的報價,令不少下游用戶望而卻步。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利潤率因成本的飆升而被擠壓殆盡,許多塑料生產商已減少了生產活動。
三,強勢拉漲,期貨直奔萬元大關
在地緣沖突帶來的金融市場巨震之中,與原油相關聯的都面臨著史上最為嚴重的沖擊,PP期貨也未能置身事外。有分析師認為,當前趨勢性上行風險未有解除,油價仍有可能繼續創新高,這將有利于刺激PP期貨繼續上行。
上游產品價格大幅抬升,促進產業鏈價格重心上移,然而過快的上漲會抑制需求,下游用戶在利潤受壓下,生產積極性勢必下降,從而進一步加重資源庫存壓力。當前高成本與低需求博弈,市場風險逐步加大,短期現貨或繼續跟進拉漲,但幅度會慢慢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