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貫穿東南非洲的坦贊鐵路正式移交運營。中華人民共和國制清晰刻在鐵路軌道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的標志掛在列車上,成為中非友誼的豐碑。
2021年,中國土木工程集團簽約坦桑尼亞86億元鐵路工程,并于6月正式啟動建設。
坦桑尼亞總統哈桑為這個項目奠定了基礎
傲勢無人機參與鐵路工程建設和測繪,為坦桑尼亞和東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中國的智慧力量,展示一流的科技水平。
提高東非運輸能力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坦桑尼亞中央標準鐵路是連接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等周邊國家到印度洋的重要出海通道,也是東非中部走廊規劃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坦桑尼亞國家2025愿景規劃和2011-2025交通政策實施戰略鐵路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
坦桑尼亞中央鐵路地理位置示意圖
全長249公里,連接北部重鎮伊薩卡至坦桑尼亞第二大城市姆萬扎,連接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水運,實現水陸聯運。
水陸聯運
鐵路建成后,將大大提高坦桑尼亞的運輸能力,大大降低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對改善整個東非的運輸狀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傲勢工業級無人機02 幫助建設中非友誼之路
沃飛長空新通航業務地圖在東非地區寫下了深刻的印記。本項目完成了中央線標準鐵路沿249公里中心線約1000條m收集范圍內的點云數據和圖像數據,為勘察測繪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中央標準鐵路沿線地形復雜,跨越高山、峽谷、急流、森林等地形。許多地區荒無人煙,甚至野獸群居。蚊子傳播瘧疾和黃熱,施工條件極其艱苦。
作業現場
采用無人機空中作業后,可以解決沿線距離長、人力到達困難、測繪效率低的問題,改進傳統的測量方法,使智能無人機應用發揮真正的效果。
新型鐵路勘測作業 充分發揮便攜性、效率和精度的優勢
坦桑尼亞正經歷雨季,地面留下大量坑洼和灘涂;但是XC-雙頭龍無人機不受起降環境的限制,無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飛,充分展現了方便高效的作業優勢。
垂直起降
XC-雙頭龍無人機搭載AS1300HL激光雷達作業,共飛行90多次,飛行面積700多平方公里,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點云,完成點云坐標轉換、除噪、濾波分類等一系列后處理工作。
原始點云
彩色點云
正射影像
生成結果滿足1:1000地形測量要求,圖像數據GSD優于10cm每平方米點云密度超過10個,雷達測量精度達到5個cm要求。
地面點云
地形圖
如今,龐大的團隊不再需要數百人,只需要幾個人一臺機器,就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完成數百公里的帶狀區域勘測任務。相信未來智能無人機工程測繪會更加日常化、智能化。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八年。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無人機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沃飛長空正在加更廣闊、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布局,創造科技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