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棉紗期貨如約上市交易,正如之前大家預測的結果,首日開盤迎來一波小高峰,但隨后沖高回落,日盤最終以23050元/噸的收盤價結束。從上市開盤價格22995元/噸到最后結算價23120元/噸,棉紗走勢相對平穩,符合大家預期。這樣的價格將對后市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糧期貨分析師徐捷認為,8月17日鄭棉近月合約收盤價為15250元/噸,由于目前棉紗可交割廠庫均在內地,故其根據內地的加工成本5500元/噸推算出其棉紗期貨成本價格為21970元/噸,根據棉紗期貨給出的掛牌價測算,其盤面利潤約1030元/噸。對于棉紗來說1000-1500元/噸的利潤已經相當豐厚,恐將引發棉紗產量的增加。
據中國棉花網最新一期的輪出周報統計,8月7-11日,儲備棉輪出第二十三周計劃出庫銷售儲備棉14.86萬噸,實際成交12.27萬噸,成交率82.57%,成交平均價格14199元/噸。如果使用儲備棉作為原料加工32支棉紗的話,扣除5500-6000元/噸加工費,每噸棉紗利潤只會更高。
此外徐捷還表示對于紗廠來說,上下游庫存較高,其資金鏈已非常緊張,此時期貨盤面利潤豐厚且可消化下游紗線庫存,恐將加大其出貨意愿,棉紗期貨盤面實盤壓力非常沉重,這對于棉紗期貨價格的壓力不言而喻。
當然進口紗的影響也不容小覷,隨著外棉價格跌跌不休,進口紗的優勢也在突顯。據相關網站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進口32支純棉紗價格在23300元/噸左右,價差300元/噸上下。根據中國棉花網發布的7月月報顯示,新年度棉價將會平穩對接,而內強外弱格局繼續延續。如果照此發展下去,一旦外紗價格相比國產紗有了性價優勢,進口紗的進入將給國內棉紡市場帶來利空,或許還將進一步影響到國內棉價。
總體來看,根據專業人士的分析,未來棉紗期貨價格走勢不容過于樂觀,畢竟在過多利空因素的影響下,棉紗要想突出重圍走出大陽線暫時還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