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 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績效薪酬主管,其上司是部門王經理,但兩個人在工作合作中一直不默契,配合的很不愉快。尤其是小林,作為下屬 ,他很看不慣經理那種獨斷專行的工作作風,但迫于壓力,一直也只能忍氣吞聲。
這一天,壓抑已久的小林終于爆發了。在營銷部門到底推行OKR還是KPI績效考核方案,小林和王經理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雙方爭得面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小林一直氣急脫口而出:"大不了我不干了"。王經理一聽,"不干就不干了,地球離開了誰還不轉了?‘’ 于是,雙方一氣之下,就分道揚鑣了。
這不,過了幾天,主管人事部的大boss聽說小林辭職了,非常不開心。老板一直對小林器重有加,并予以重點培養。小林來公司三年,除了脾氣火爆點,工作一直兢兢業業,能力也相當突出,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同時,boss對王經理也頗有微詞,雖然在公司呆了很多年,但現在能力越來越跟不上公司的發展,難以勝任工作了。但公司考慮了王經理這些年的忠誠,還是覺得應該留用。boss一了解到這個信息,立馬就給小林打電話,親自邀請他重返公司上班。
小林也糾結:公司各方面也確實不錯的,放棄了,也挺可惜的;可是要回去繼續受領導的鳥氣;還不如另攀高枝了。但在boss再三勸說下,小林最終還是回去上班了。這一天下班,boss請小林和王經理一起喝咖啡,聊天談心,boss肯定了王經理和小林的貢獻,也總結了不足;也表示,兩個人對公司很重要,不可或缺,也希望兩人摒除分歧,精誠合作,把部門帶向新高度。
聽了小林的親身經歷,您是否有所感慨呢?那回到您的問題里,您是否該回去了?我相信,您已經有答案了。
那么作為成熟的職場人,在職場里跟領導和同事產生工作分歧,是一件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一產生分歧,就撂挑子辭職不干,每個職場人都這么做,那還得了?工作怎么能運轉的下去了?也是不成熟的職場表現。老板請求你回去,說明老板愛惜人才,格局氣量大,也說明了你的價值所在。
恭喜您遇到了一位好老板,他必定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如果老板如此禮遇你,那你該怎么做呢?我覺得你回去繼續上班,是最佳的選擇。同時,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您的領導握手言和,積極配合他的工作,大家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好,以慰藉老板的良苦用心。
綜上所述,在職場里,我們每個職場人應該有更大的胸襟和更高的格局去做事,去和他人相處,學會相處之道,也明白職場的真正含義。職場,就是一群人為了組織,齊心協力去實現組織目標。個人利益應該服從集體利益,服務集體利益。也是收斂個性,擴大共性的場所,因此,我們應以組織大局為重。
我是笑笑生,和您一起聊聊職場那些事兒。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評論和拍磚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