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古代的世襲罔替,還是陳涉世家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亦或是您所說的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么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一系列的思想演變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既有時代的進步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么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種思想是舊貴族思維,也是食利階層想要壟斷世襲罔替利益的需要。
自從大禹治水成功后,將地位傳給兒子啟,中國社會從此由禪讓制進入世襲制,世家大族世襲罔替,壟斷家族利益,企圖庇蔭子孫后代。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門閥制度越來越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自從陳涉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醒了無數出身寒門的學子,也是時代的覺醒。封建時代繼續發展,世襲罔替仍然是社會的主流思想。隨著科舉制度的推行和實施,寒門學子才擁有了更多的發展和上升機會。大批寒窗苦讀的讀書人走向政治前臺和社會舞臺,激活了社會活力,讓社會階層朝上流動成為了可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之所以寒門學士科舉取士,寒窗苦讀走向前臺,逐步淘汰了世襲罔替制度,其根源在于世襲罔替容易造成階層固化,貧富兩極分化,使社會發展失去活力,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世襲罔替,老子英雄好漢,誰又能保證兒子孫子不是孬種?祖輩憑借幾代人的努力,憑什么讓子孫后代坐享其成?
想起了鄭板橋的故事:留家財萬貫給子孫,若子孫有出息,根本就不稀罕祖宗的萬貫家財;若子孫無能,萬貫家財也會被很快揮霍一空,反而害了他。多么睿智的道理??!祖輩的努力和奮斗精神,是值得后輩學習的,后輩更應該繼承祖輩的奮斗精神,而不是質疑或者嘲諷寒門貴子憑啥?
歷史潮流涌向新時代,勞動人民當家做主,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這種舊貴族思維是要不得的。坐享祖輩的努力成果,而不想繼續努力,反而嫉妒寒窗苦讀的寒門學子脫穎而出,更是要不得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教育兒子說:窮富,成敗沒有世襲,我奮斗我成功才是真理。多么發人深省啊。難怪洛克菲勒家族能成為沿襲200多年的名門望族。試想:如果洛克菲勒后代也像您一樣,對這句話耿耿于懷,怎么可能會有200多年的家族成功史?
綜上所述,真正的世家大族不會有這樣的詰問;家道中落的紈绔子弟也許落魄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感慨。那也活該他混到如此地步。作為寒門學子,更應該明白我奮斗我成功才是真理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