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一男子不顧勸阻肆意踩踏圓明園遺址”的新聞引發熱議。一名男子無視“請勿進入”的提示牌,進入遺址區進行踩踏,旁若無人地進行拍照。新聞一出,網友紛紛對其指責:“這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不是游樂園”。
男子在圓明園遺址踩踏
現存的圓明園遺址,盡管看到的都是斷壁殘垣,那名游客可能不知道的是在161年前它能和希臘巴特農神廟和埃及金字塔所媲美的存在。
圓明園之美
圓明園建造于1707年,是康熙皇帝賞賜給當時的四皇子胤禛的,并親自命名為圓明園。隨后胤禛也就是雍正帝又對其擴建,整個面積達到350萬公頃,面積是紫禁宮的8.5倍。圓明園是清皇朝經營150余年所凝成的心血,它規模舉世罕見,數百座精美的建筑群,并且沒有一座是重復的,大量的藝術價值級高的藏品,法國大文豪雨果更是對其贊嘆不已,稱其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圓明園效果圖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它仿建了全國各地的精美山水建筑,尤其是江南勝景。當年乾隆南巡的時候,每當發現他喜歡的名園勝景時都會叫御用畫師當場摹繪,然后回京以后在圓明園里進行仿建,有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園建成的小有天國,也有仿照蘇州著名園林建成的獅子林。不僅如此,圓明園還結合中華文化仿造了西方園林建筑,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造園藝術的集大成者。
圓明園十二獸首
圓明園可以說是一座博物館了,連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在它面前都顯得遜色。里面陳列各種稀世珍寶,歷朝歷代的名人書畫,數不盡的鐘鼎寶器,奇花異木多達數百萬株,法國文學家雨果更是聲稱“把全法國全部寶物加起來都也無法這個東方博物館所媲美”。
圓明園被毀——一群強盜的狂歡
1860年,北京被攻陷,當時沖進圓明園的英法聯軍官兵高達3500名,進入之后他們被圓明園的景象深深震驚到了,他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繁華的園林,隨后那些軍官和士兵開始了瘋狂的搶劫和破壞。他們的軍營帳篷里堆滿了各種金銀珠寶,黃金鐘表,華美的綢緞。
強盜
據歷史記載,一名叫赫利思的二等官兵也參與搶劫,他靠從圓明園搶劫而來寶物而成為了一個百萬富翁,過上了一個富裕的生活。這還是因為郝利思喜歡吹噓自己搶劫了圓明園而被人熟知,還有很多英法士兵靜靜地享受搶劫圓明園帶來的巨額財富。不僅如此,他們還把帶不走的寶物統統燒掉,那一場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濃煙形成的黑云籠罩著京城上空,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得到那焚燒帶來的熱浪。
火燒圓明園
大清亡了之后,大量的軍閥涌入圓明園,把它當成建筑原料場,無論是地上的地磚,墻上的瓷磚,通通被拆得一干二凈。在軍閥割據混亂年代,軍閥每天十余車拉走園中的太湖石,然而實際上比這個多更多,斷斷續續拉20年。
圓明園遺址
到了1940年,北京糧食開始緊張,為了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農民開始陸續進入圓明園開始平山填湖,開田種稻,清皇室150年的心血被毀得面目全非。
150萬文物現存何處?
歲月如梭,世紀蹉跎,150萬文物被劫掠海外,那么數量如此龐大的文物現存何處呢?161年過去了,這些“戰利品”已經變成海外公私收藏機構的“收藏品”了。1903年的時候,梁啟超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中發現了大量中國文物。梁啟超認為起碼有一半的文物都來自圓明園,其中包括皇帝的御用物品和各種奇珍異寶。1905年,康有為因為戊戌變法流亡海外,在博物館目睹了圓明園流失的文物,看著“圓明春山”玉璽的時候心里感嘆萬分。
波士頓博物館
目前,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是圓明園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收藏的文物超過30000件,楓丹白露宮的鎮館之寶就是圓明園被掠奪的清代鎏金佛塔,這塔高兩米,技藝精湛,內含豐富的黃金,原本是放在圓明園皇帝寶座之前,乾隆用來緬懷太后的。
而楓丹白露宮中國館的來歷很簡單,當初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把從中國的圓明園掠奪來的名畫、瓷器、青銅器、玉雕等獻給了拿破侖三世,然后歐仁妮皇后以圓明園的文物為基礎建造了楓丹白露宮中國館。因為所得的珍寶實在太多了,以至于她感慨道“中國皇帝贈送我的是稀世珍寶,而我回贈的卻是軍隊”。
清代鎏金佛塔
除了在博物館里,還有大量的圓明園文物被當年的英法軍官出售,頻繁地出現在海外的拍賣市場中。僅在1862年,英國拍賣機構菲利普與佳士得就舉行了8場圓明園文物專場拍賣。而法國更加夸張,1862年到1870年里,在德魯歐拍賣行大大小小的拍賣會就舉行了115次,如果不是普法戰爭的爆發,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多幾年。
拍賣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賣《圓明園四十景》的時候,在拍賣目錄中稱“這是唯一一部圓明園被我們毀之前景象的作品”,這樣赤裸裸宣傳侵略的現象令人咋舌。如今,中國也陸續尋回一些文物,以圓明園12銅首為例,銅豬首、銅馬首被澳門賭王何鴻燊分別以700萬港幣和6910萬港幣拍下獻給了祖國。
馬首回家
除此之外,中國還會通過外交手段追回文物,比如1989年從英國追回從香港出境的3000余件文物。
結語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地上升和國際的地位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文物回歸了中國,在未來我們也會在國內看到更多的圓明園的文化的瑰寶。今年是圓明園被毀161周年,我們要銘記恥辱和反對戰爭,還要振興中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使每一件艱辛尋回的文物重煥民族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