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當南方人去北方時,一看見滿上積雪的地面,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玩雪的心,沉浸在雪堆里無法自拔。因為一般來講,由于南方的冬季氣溫相比北方要高一些,無法達到下雪或者結冰的條件,因此南方人看見雪的機率很少。越靠近地球的赤道,年度平均氣溫就會逐漸升高,一年四季就更不分明了。
下雪天
在地球赤道附近有一個名叫喀麥隆的國家,在這里生活的民眾可以說連雪的影子都沒有看見過。不過,據外媒報道,在當地時間9日卻出現了冰雹和大雪,這讓當地人全部處于興奮的狀態,甚至來不及換下夏裝就開始在雪地里載歌載舞。地球赤道附近為什么突然出現降雪的跡象?讓小編告訴你。
喀麥隆
喀麥隆,位于非洲西部地區緊靠著赤道,常年處于溫熱狀態,氣溫屬于是濕熱干燥狀態,常年的溫度處于25℃,溫度最高也就是35℃,沒有春天和冬天,所以冬天的羽絨服在喀麥隆壓根也賣不出,因為沒有人會在大熱天里裹著一件羽絨服。在喀麥隆的人,壓根不知道冬天里的雪花是什么,因為沒有出現過冬季。
喀麥隆地理位置
喀麥隆地形具有多變性,有高原、火山、丘陵等,其中有名的就是喀麥隆火山,這座火山在1959年間曾發生噴發的現象。在喀麥隆南部地區又是雨林氣候,平均的降水量可以達到5000毫米。喀麥隆所處的地理位置就不會有冬季,氣溫也達不到降雪的溫度,降雪只有在零下的溫度才可以產生雨雪,只有氣候和溫度相互配合,我們才可以看見降雪的情景。
喀麥隆生活環境
在這樣一個不會出現降雪的地方居然發生了降雪。地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大冰期
自從上世紀發生的第四紀大冰期之后,地球一直處于大冰期中間。地球已經有過5次大冰期的記載了,這次的大冰期出現,才會發生喀麥隆地區出現罕見的降雪情景。
喀麥隆下雪
地球已經存在有46億年,在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氣候變化,才有了現在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大冰期也可以叫冰河時期,說的就是地球大氣和地表出現低溫狀態,長時間的低溫會導致山地冰川的冰蓋面積擴大,擴大到最后覆蓋整個大陸。
融化的冰蓋
現在判定地球處于大冰期的依據就是南極和北極的冰蓋和凍土。每個大冰期都有著自己的演變周期,也會隨著地球的波動發生變化。人類通過對大冰期的觀察,可以得出結論,大冰期只有在盛世年代時候的溫度是最低的。而大冰期又是由不同的時間周期組成,所以在最寒冷的時期叫做冰期,在比較溫暖的時期叫做間冰期。
冰峽谷
現在人類正處于大冰期里面的間冰期之中。目前大冰期占有地球30%的位置,地球在發展變化的情況下也出現過溫室期的存在,溫室期的出現會讓地球上不再擁有冰川和大陸,包括我們所知道的南極給北極也將不復存在。
氣候變化
大冰期也會隨著氣溫的浮動進行變化,所以溫室效應對氣溫變化是有影響的。目前地球正處于全球變暖的狀態,南極的冰川已經開始融化,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已經大頻率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全球變暖就是罪魁禍首。全球變暖帶來了怎么樣的影響?
全球變暖的影響
氣候的變化是由地板運動決定的,在生物的進化中,逐漸也形成了影響氣候的能力。在這幾百年的過程中,已經不是地板運動就可以決定氣候的變化,人為原因也可以影響氣候的變化。氣候的變化,對于生命短暫的動物植物來說是可以致命的,氣候的溫差都可以導致變化,人類也是一樣,氣候的變化人類也控制不了。
板塊運動
在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出現過可以通過自身改變來影響氣候變化,首先就是藻類植物出現時通過光合作用,植物把吸收的二氧化碳變成氧氣供人類使用。土壤具有分解植物纖維的作用,二氧化碳經過土壤加工后再回到大氣中。這兩種物質對氣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地球上沒有冰室效應的出現。
最后就是人類自己,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石油燃料加工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去。影響了地球生物上億年的碳循環,地球自然界中需要幾千年或者幾萬年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已經提前完成了,最后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全球變暖。
2020年是有史以來地球上溫度最高的年份
人類放屁產生的甲烷,野豬在尋找食物中對土壤的破壞,動物間出現的打嗝,工業制造產生二氧化碳,這些都是都會進行碳排放。但最重要的就是人類對石油的挖掘和消費。
地質學家提到過,下一個大冰期將在9萬年之后出現,但全球變暖已經導致了自然災害的出現,洪水、海嘯、熱浪、沙塵暴頻繁出現,已經暗示人類全球變暖的危害。看上去9萬年時間還有很長,不需要去擔心。但接下來的一百年的生存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我們需要做出改變,保護環境,維持一個良好的氣候環境。
碳排放
目前,關于碳排放的問題,已經開始實施新能源,新能源可以減少改善碳排放的問題,也在大力支持碳排放,爭取做到碳達峰,保持碳中和,這樣做可以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讓人類有一個舒適環境。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全球變暖導致氣溫的變化,讓常年溫熱的地區都出現了降雪,這樣的情景正在告誡人類全球變暖讓地球正在發生變化,正在向溫室期靠近,溫室期的到來,地球上將沒有大陸,沒有大陸我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所以保護地球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