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力發電
錢塘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干支流均有許多優良的水力壩址,適于進行梯級開發。流域水能資源蘊藏量為262.84萬千瓦,實際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約205萬千瓦。
錢塘江水系
流域內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25萬千瓦以上的電站有新安江、富春江和沙溪口電站。
開發最早的二級支流烏溪江上已建成兩個梯級電站一湖南鎮電站和黃壇口電站,并互相進行梯級補償調節。
新安江水電站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已建成。裝機容量65萬余千瓦,為華東重要供電基地。
新安江水電站
富春江水電站建于七里垅江峽谷出口處,裝機容量29.72萬千瓦,1968年建成后主要為浙江省提供電能。
此外,流域干支流上還有數以百計的小型水電站,僅支流曹娥江流域的新昌縣,1983年全縣小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就達2.8萬千瓦,年發電7500萬千瓦·時。全縣鄉鄉有電站,村村有電用。
錢塘江流域的小水電
錢塘江流域已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鎮、黃壇口、楓樹嶺、青山殿等大、中型水電站以及小型水電站1000多座,總裝機130多萬千瓦時。
錢塘江河口區潮汐能資源蘊藏量亦十分可觀,理論蘊藏量為1500萬千瓦,若全部開發,年發電量至少可達200億千瓦·時,居全國潮汐發電的首位。
錢塘江大潮
二、河道治理
錢塘江的富春江段,每逢5~6月梅雨汛期經常發生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和村舍,梅雨以后的伏旱時節6~8月,又受旱災的威脅。
解放以來,錢塘江流域的水利建設以水能資源的開發為主,同時兼顧了防洪、灌溉、航運、漁業養殖等綜合水利效益,并對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江道進行整治,加強了泄洪和通航能力。
錢塘江上游全線通航
先后修筑江堤319公里,海塘403公里,建成庫容大于1000萬立方米的大中型水庫42座,總庫容285億立方米。
由于新安江、富春江水庫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錢塘江中下游在一般的旱澇年份基本消除了洪澇威脅。
全流域水利資源利用率28%,大中型水庫總庫容28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3多萬公頃,水電裝機達100多萬千瓦。
錢塘江海塘
解放后不僅修整加固了錢塘江大堤及擋潮、防潮等建筑工程,還興建了許多新的水利工程,如防潮閘門和排澇涵洞等。
三、千島湖
錢塘江干支流大部分可以通航,通航里程約900多千米,干流自梅城以上通輪至建德縣白沙,轉接新安江水庫,上抵安徽屯溪,梅城以下直達杭州。
杭州錢塘江北岸
錢塘江流域內有許多引人入勝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的名勝古跡,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新安江水庫水面面積約573k㎡,湖形呈樹枝型,湖中大小島嶼1078個,故名千島湖。湖中大小島嶼形態各異,景色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