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用于轉變發動機曲軸的轉矩及轉速,主要有:手動變速器(MT)、自動變速器(AT)、手動/自動變速器、無級變速器(CVT)。
手動變速器(MT)
手動變速器,也稱手動檔,即用手撥動變速桿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從而達到變速的目的。手動變速器在換檔時,必須踩下離合器踏板,方可撥得動變速桿。手動變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更換不同大小的被動齒輪來與動力輸出軸接合,當降檔時,實際上是將被動齒輪切換成了更大的齒輪,根據杠桿原理,此時變速器輸出的轉速就會相對降低,但轉矩增大;反之,如果是升檔,則實際上是被動齒輪切換為小齒輪,此時變速器輸出的轉速就會提高,但轉矩會減小。轎車手動變速器通常帶同步器,這樣可使換檔方便、動力傳遞直接、動力響應迅速、比較省油、噪聲也小。
手動換檔變速器一般有4檔、5檔到16檔等多種檔位,這檔位是指汽車的前進檔,不包含倒檔。轎車、客車和中型以下的貨車常用4檔到6檔的變速器,越野車和重型貨車常用8檔到16檔的變速器,以適應各種復雜的工況。手動檔變速器的表達方式是:6檔手動變速器,或簡寫為M6。[2]
自動變速器(AT)
自動變速器,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進行變速。而駕駛者只需操縱加速踏板控制車速即可。
一般來講,汽車上常用的自動變速器有以下幾種類型: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壓傳動自動變速器、電力傳動自動變速器、有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和無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是由液壓控制的齒輪變速系統構成,主要包含自動離合器和自動變速器兩大部分。它能夠根據油門的開度和車速的變化,自動地進行換檔。
目前個別高級轎車已使用7檔的自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的表達方式是:5檔自動變速器,或簡寫為A5。
自動變速器中有許多離合器片,幾乎每個檔位都有一組離合器片,而這些離合器片受控制機構的驅動進行分離和接合,從而實現變速。自動變速器中的控制機構基本都是液壓式的,其中設計了許多閥門,當油壓升高后會自動頂開一些閥門,然后這些油就會驅動某些離合器片動作。
設計師將車速、節氣門開度等各種信息作為控制油壓升高或降低的輸入信號,當車速、節氣門開度變化時,它便會自動切換到不同的檔位?,F在不少自動變速器采用電磁閥代替復雜的液壓閥,可以利用車速、節氣門開度等信息來直接控制多片離合器動作,從而實現自動變速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自動變速器中的齒輪和手動變速器中的齒輪大相徑庭,它們是采用行星齒輪的方式組合,利用控制某個行星齒輪的轉動就可實現不同的轉速輸出,當然也包括反轉。各齒輪或固定或轉動,都是根據電腦計算或根據車速指令自動靠液壓完成的。
手動/自動變速器
手動/自動變速器由德國保時捷車廠在911車型上首先推出,稱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車不必受限于傳統的自動檔束縛,讓駕駛者也能享受手動換檔的樂趣。此型車在其檔位上設有“+”、“-”選擇檔位。在D檔時,可自由變換降檔(-)或加檔(+),如同手動檔一樣。
駕駛者可以在入彎前像手動檔般地強迫降擋減速,出彎時可以低中檔加油出彎。
現在的自動檔車的方向盤上又增加了“+”、“-”換檔按鈕,駕駛者就能手不離開方向盤加減檔。
無級變速器(CVT)
無級變速器是由兩組變速輪盤和一條傳動帶組成的,因此,要比傳統自動變速器結構簡單,體積更小,它的變速已超越了檔位數的概念。另外,它可以自由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全程無級變速,使汽車的車速變化平穩,沒有傳統變速器換檔時那種“頓”的感覺。無級變速器屬于自動變速器的一種,但它能克服普通自動變速器“突然換檔”、油門反應慢、油耗高等缺點,但同時也缺少了駕駛樂趣,它的維修費用也相對較高。
無級變速器的主要部件是兩個滑輪和一條金屬帶,金屬帶套在兩個滑輪上?;営蓛蓧K輪盤組成,這兩片輪盤中間的凹槽形成一個V 形,其中一邊輪盤由液壓控制機構操縱,可以視不同的發動機轉速,進行分開與拉近的動作,V 形凹槽也隨之變寬或變窄,將金屬帶升高或降低,從而改變金屬帶與滑輪接觸的直徑,相當于齒輪變速中切換不同直徑的齒輪。兩個滑輪呈反向調節,即其中一個帶輪凹槽逐漸變寬時,另一個帶輪凹槽就會逐漸變窄,從而迅速加大傳動比的變化。
當汽車慢速行駛時,可以令主動滑輪的凹槽寬度大于被動滑輪凹槽,主動滑輪的金屬帶圓周半徑小于被動滑輪的金屬帶圓周半徑,即小圓帶大圓,因此能傳遞較大的轉矩;當汽車逐漸轉為高速時,主動滑輪的一邊輪盤向內靠攏,凹槽寬度變小迫使金屬帶升起,直至最高頂端,而被動滑輪的一邊輪盤剛好相反,向外移動拉大凹槽寬度迫使金屬帶降下,即主動滑輪金屬帶的圓周半徑大于被動滑輪金屬帶的圓周半徑,變成大圓帶小圓,因此能保證汽車高速行駛時的速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