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等待全球汽車企業的不僅僅是冰與火的淬火,更是生死存亡的極端挑戰。
適者生存的生死競爭已經開始。即使是全球新汽車制造力量的領先企業特斯拉也沒有幸免,不僅負面,不僅第一季度虧損超出預期,第二季度預計將繼續虧損,甚至最近加快中國國內步伐也被認為是一種急于實現的手段。淘汰賽的另一邊是創新或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新汽車制造商正在崛起,傳統汽車公司也在尋求新的機遇。例如,一汽夏利與博軍汽車達成合作,宣布雙方計劃成立合資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博軍汽車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高效可靠的生產基地;一汽夏利借助博軍汽車的技術和產品迅速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博郡汽車擁有底盤平臺、三電系統、輕量化和ADAS方案等核心技術。其中,博駿汽車技術能力之一是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無法繞過的底盤平臺。博駿汽車的前身是美國先進汽車技術有限公司(AVT)和上海思智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過去的10年里,它為全球數百輛汽車提供了底盤設計和汽車性能開發服務,產品涵蓋了燃料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在被稱為電動汽車心臟的三電領域,博駿汽車全面布局了從電池到模塊、電池組的完整產業鏈。2017年,博駿汽車在江蘇淮安投資君盛電池,布局電池生產基地。這種做法在新車制造力量中比較少見,對資金實力和系統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博駿汽車憑借技術基因、平臺基礎、與一汽夏利攜手,成為首批實現R&D、制造、供應鏈等汽車全產業鏈布局的新車制造企業之一。
近期,博駿汽車與一汽夏利成立合資企業,將意味著博駿汽車實現了從前端研發、造型設計到生產制造的全產業鏈布局,使博駿成為中國首批實現完整產業鏈閉環的汽車制造企業之一。
博郡汽車的前身是美國先進汽車技術有限公司(AVT)和上海思智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過去十年中為全球數百輛車型提供底盤設計和汽車性能開發服務,包括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形成了博駿汽車在新能源產品積極開發方面10年的研發實力。目前,博駿汽車在底特律、南京、上海和北京有四個研發中心。合資企業成立后,天津博駿將同時擁有天津和南京兩個生產基地,并在上海臨港和江蘇淮安擁有兩個規劃用地。
在智能電動汽車的長軌道上,馬拉松正在展開,新的汽車制造力量和傳統汽車公司都在其中。誰能成功,不僅取決于耐力、財力、核心技術、本土平臺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還取決于一點運氣,但絕不是僥幸就能成功。在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上,博駿汽車有望成為市場的破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