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控制
1.下料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檢查設備的運行和潤滑,調整下料尺寸限制。同時,在下料前檢查型材,并盡量裝或退回缺陷嚴重的型材。
2.應利用鋁型材的長度,結合下料的加工尺寸,合理應用型材下料。長度允許偏差為L±1.0mm,角度偏差為∩±7',加工毛刺應小于或等于0.3mm。
3.下料時,應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進行,并做好第一次檢查。中檢和尾檢三檢,抽檢率不低于5%,數量少的不低于3件。
4.下料后的產品構件按每個工程、規格、數量堆放,用軟質材料分層墊襯,避免損壞型材表面。
組角控制。組裝質量控制。
1.復檢構件加工是否合格,安裝部件內襯板是否安裝好,確認組角后無問題,方可組角。
2.角度組合后的連接應平整且不扭曲,必須糾正存在的缺陷。角度組合后的兩個不平度≤0.5mm,間隙≤0.4mm,寬度或高度尺寸≤2000mm允許偏差±2.0mm,>2000mm允許偏差±2.5mm,對角線長度≤3000mm允許偏差≤2.5mm,>3000mm允許偏差≤3.5mm,
3.組角形成后,應按規格分類堆放,并用軟材料襯墊,防止型材表面擦傷。
4.框架組裝:粘貼四角防水膠條,上框放入防盜定位塊,形成框架擰緊固定螺釘。
5.組裝好的連接應平穩密封,存在的缺陷必須校正處理,連接處的高度偏差應≤0.4mm,連接處的組裝間隙應≤0.3mm。
6.組裝好的框架或風扇應平整無扭轉,其形狀尺寸、寬度或高度≤2000mm,允許偏差±2.0mm;>2000mm允許偏差±2.5mm,對角線長度≤3000mm,允許偏差≤2.5mm,>3000mm允許偏差≤3.5mm。
沖孔、鉆孔、修挫毛刺工藝。
1.鉆孔時,應磨好無鉆刀,掌握鉆孔的切屑速度,不要用力過猛。鉆孔時,必須減輕壓力,嚴禁戴手套。
2.鉆孔后的鋁型材應在孔底無嚴重毛刺,鉆孔毛刺不得大于0.2mm。同時,應清除加工后的鋁屑,并分層堆放,以免損壞表面質量和外觀。
3.前一道工序(沖孔、鉆孔、銑削、切割等加工方法)加工后的構件用括刀輕輕括去加工面上的毛刺或用銼刀修復挫折。修復挫折毛刺時,要輕手輕腳,不要用力過大。銼刀在切面方向上輕輕帶一點角度挫傷毛刺。注意銼刀不要與其他表面鋁型材接觸,以免損壞涂層膜。
4.挫折修復后的型材應無毛刺,手應無凹凸毛刺感,前道工序應清除未清除殘留的鋁屑,并按規格尺寸分層堆放整齊。
攻絲工藝
1.機攻螺絲,操作前必須檢查機械操作情況,選擇攻絲規格,夾緊攻絲后,邊攻邊加肥皂油潤滑,不能漏攻,螺孔應垂直。
2.手攻螺絲時,必須將細攻垂直于孔面,稍用力向下旋轉,邊攻邊加肥皂油潤滑,以免拉絲造成螺孔損壞能使用。
3.加工后的絲孔必須符合使用要求,旋轉螺釘應適當松緊,不得有無法旋轉或松動的缺陷。
密封條裝配工藝。
1.密封條(橡膠條。尼龍刷條)組裝好的構件應平直均勻,兩端略有余量。框架風扇成型組裝時,有良好的吻接,不允許兩端過長或過短,也不允許組裝成平直起皺。
2.密封條組裝后的構件仍應按規格分類分層堆放,嚴禁亂扔亂堆。
裝配工藝
1.裝配配件時,必須修復配合公差。裝配應牢固牢固,外觀美觀,符合使用要求。
2.配色時,應盡量與型材色差一致。均勻,不允許有影響外觀質量的缺陷。
3.裝配時,用螺釘連接的應擰緊,不得松動。斜角裝配在斜切面上涂上樹脂膠,然后用螺釘拼緊,去除溢出膠。
4.用手測試。目測方法檢查窗簾連接質量:窗簾組裝應連接可靠,旋轉靈活,確保窗簾在運行過程中不脫鉤;窗簾兩端的側扣安裝牢固。
5.鉚接。螺釘。焊接應牢固可靠,無松動、開裂、未熔化、氣孔和夾渣。
6.導軌和端座組裝質量:導軌和端座組裝應牢固。
7.卷簾門窗鎖組裝質量:卷簾門鎖可安裝在距地面約lm的地方或座椅上,卷簾門鎖組裝在座椅上,啟閉靈活可靠。
8.密封:卷簾門窗關閉后,座椅和接觸面應密封良好;空腔填充窗簾和導軌應密封良好;密封條安裝可靠,卷簾在運行過程中不應脫落;空腔填充卷簾門窗導軌與墻體之間的縫隙應用建筑密封膠密封。
9.電氣裝配:電氣裝配布線合理,控制裝置操作方便,反應靈敏,動作準確。
10.總裝后,用軟布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