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佛山、江浙棉紗貿易企業和織布廠的反饋,12月以來,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地的棉紗不僅內外報價相互呼應,而且除了氣流紡紗延續溫開水市場外,C40及以下支數環錠紡紗和8S-16S賽絡紡紗的詢價比11月活躍得多;一些貿易商更加關注巴基斯坦和印度棉紗在2/3月的船期,并進一步恢復了簽約和采購的熱情。
廣東某大型棉紗進口商表示,目前輕紡市場進口高配包漂浮C32S,C40S紗和巴基斯坦賽絡紡紗庫存較低,供應緊張。中間商收到實單后,應密切關注從江蘇、浙江、山東、青島等地采購和交貨;雖然清關棉紗的報價比11月下旬提高了200-300元/噸,但實際成交價格很難跟進。一般老客戶采購量大的訂單漲價100-150元/噸。調查顯示,11月到港交貨時,進入保稅庫的外棉數量較10月大幅增加(部分貿易商判斷布廠環比增長將達到15%-20%),但由于交易,出貨量有所改善,棉紗庫存增長并不突出。
進口棉紗成交價格的上漲主要受以下四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隨著鄭棉主合約14500-14600元/噸的增加和棉紗期貨的增加,國內棉紗掀起了一輪補充市場,進口紗匆忙跟進;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海運費大幅上漲、港口集裝箱緊張等影響。,11月份進口棉紗裝運受到極大限制,部分棉紗合同被動延誤,影響12/1月份外紗到港量;第三,ICE振蕩上漲,印度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持續反彈。此外,有利疫苗、美國財政刺激或迎來實錘等。,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的紗廠和出口企業呼聲逐漸上升;第四,人民幣大幅升值刺激棉紗進口;第五,為了避免美國對新疆棉花設限的風險,加工廠增加了對進口紗的詢價和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