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大數據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 心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重塑經濟社會的發展軌跡。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速數字人才培育、全面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號召,9月13日,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和湖南惠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中國農業數據湖實驗室”合作共建簽約儀式。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院長楊亦民、惠農網董事長姜仕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
(“中國農業數據湖實驗室”共建合作協議簽訂)
雙方將充分發揮在農業領域的豐厚積累和寶貴資源,以聯合共建“中國農業數據湖實驗室”為載體,在培育農業大數據專業人才、打造校企合作創新實訓基地、產學研合作創新、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攻關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賦能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
惠農網創始人兼CEO申斌著重介紹了湖南惠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農業大數據上的戰略布局與建設成果。他表示,“惠農大數據”完成了從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到上線交易的整個過程,研發的數據產品已在農業生產、交易、服務、金融等環節廣泛應用。希望通過此次校企合作,充分發揮“惠農大數據”的功能優勢,積極培育和發展數字農業新業態、新模式。
“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成立于2006年,師資力量雄厚,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突出農業特色,服務于農業類優勢學科,培養建設數字鄉村、實施鄉村振興的復合型應用人才。不管是從責任使命,還是專業上來說,湖南惠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都是非常契合的。”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院長楊亦民對雙方的合作寄予期待,并表示,雙方可以在大數據人才培養、大數據創新應用及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為深化產教融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做出有益探索。
座談會上,雙方還就農業大數據服務、創新創業教育、“中國農業數據湖實驗室”建設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各自提出了意見并分享了經驗和做法。
“中國農業大數據湖實驗室”重點關注的領域是現代農業,特別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環節——數字農場建設。利用數據要素推動農業大數據應用,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決策依據。通過整合氣象、土壤、市場等多源數據,讓農民更好地了解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和市場需求,優化種植養殖方案。安裝農田濕地監測設備,收集農作物環境數據,為數字農場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提供依據。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農田生態系統的碳匯潛力,包括農田植被碳匯和農田土壤碳匯,實現高標準農田的固碳價值轉化,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農業大數據湖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將不斷壯大,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共贏。
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書記莫華、副院長莫鳴,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杰、董事長助理王端平等參加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