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閘蟹養殖的漫長周期中,最后階段至捕撈期是尤為關鍵的一環,不僅關乎養殖成果的豐收,也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與產品質量。以下是大閘蟹養殖最后階段到捕撈期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事項:
1.在養殖后期,餌料的投喂需更加精細。餌料應做到精、粗結合,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如小雜魚蝦、螺蜆蚌肉、動物內臟等,其投喂量應占投餌總量的70%以上。同時,還需注意餌料的投放方式和時間,確保餌料分布均勻,及時撈出殘餌,防止敗壞水質。
2.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大閘蟹的生長與品質。養殖后期,需保持池水深在1.5米以上,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并定期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每隔7-10天換水一次,并維持水位穩定,防止河蟹逃跑和洞蟹形成。此外,還需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水質調節劑,增加水體鈣質,滿足河蟹蛻殼時對鈣質的需求。
3.大閘蟹在養殖后期易受到各種病害的侵襲,如纖毛蟲病、黑鰓病、脫殼不遂病等。因此,需加強病害防治工作,定期使用消毒劑進行全池潑灑,并在餌料中添加土霉素、脫殼素等藥物,提高河蟹的免疫力。一旦發現病害,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治療,防止病情擴散。
8
4.大閘蟹在養殖后期會進入蛻殼高峰期,此階段需特別注意水體的穩定性和溶氧量的充足。避免換水、加水等可能影響蛻殼的操作,同時保持水草覆蓋率在50%左右,為河蟹提供足夠的躲避空間和溶氧。此外,還需在蛻殼期間適量潑灑補鈣素,以滿足河蟹蛻殼時對鈣離子的需求。
5.當水溫降至10℃以下時,應及時捕撈大閘蟹,以防其打洞或鉆泥越冬。捕撈時可采用地籠、流水燈光誘捕等方法,確保捕撈效率。同時,還需注意捕撈過程中的操作細節,避免對河蟹造成傷害,影響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