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調光臺燈做為一款小電器,早已走入家家戶戶,銷售市場上的調光臺燈類型也多種多樣,但電路基本原理都各有千秋,文中將具體地解讀調光臺燈的原理與常見問題的維護保養方式,期待給眾多檢修網民和電路發燒友進而參照。
一、電路基本原理
圖中1為常見的家庭用調光臺燈電路。調節R2的阻值,可以更改可控硅的關斷時間,進而更改穿過燈泡ZD的電流量,做到調節燈泡色度的目地。R2的阻值越大,燈光效果越暗,相反越亮。Ll與c1組成過濾器,用于避免小臺燈對周圍的錄音機,電視等設備造成影響。因為L1的電纜線徑較粗,線圈匝數非常少,不容易危害電燈泡的色度。
電路中的最關鍵元器件是雙重可控硅(BCR)。它的形狀見圖2。T1、T2為主導電級,G為操縱極。圖3所顯示的簡易電路,用于分辨BCR的優劣。按圖將可控硅連接電路,發光二極管LED應沒亮。隨后用一根輸電線快速將圖內A、B二點接入一下,LED應閃光并維持下來。假如并未用輸電線連通A、B,LED已發光,表明可控硅主電級已短路故障;若用輸電線連通A、B后,LED仍不閃光或發光不可以維持,表明可控硅沒有開啟作用。這2種狀況都表明可控硅損壞。
雙重二極管ST的外型與小型電阻類似。若內部短路,開啟電路不可以工作中,BCR也不關斷,燈也也不亮起。用一般的萬用表測量ST兩管腳間的電阻,應是無窮。調日光燈電路對雙重二極管的主要參數規定不高,維修時應找普遍的ST代用就可以了。若找不著得話,也可以用二只NPN型硅三極管按圖4聯接替代應用,實際效果也可以。
二、常見故障檢修
調不上最靚:燈能亮,表明主控制回路工作中一切正常,常見故障在開啟電路。關鍵緣故為電阻器R2損壞、電阻沒法調至零,或電容器C2、C3比較嚴重走電,要換新。
調不上很暗:常見故障也在開啟電路。關鍵因素是C2或C3內部引路或脫焊,或調整電阻R1的動片部位更改造成阻值減少。維修時,假如猜疑電容器內部引路,可以用一只同尺寸的達標電容器代用實驗。假如猜疑R1阻值更改,只需將R2調在燈光效果很暗部位,用小螺絲刀調整R1,調到電燈泡的鎢絲暗紅就可以了。在通電實際操作時,一定要確保安全。
調節皮膚過敏:R2在不大范疇內調節,燈光效果即由很暗變成最靚且調節不勻稱。這也是調整電阻R1接觸不良現象,阻值增加或引路而致。
色度不可以調節:打燈后燈光效果很亮,調節R2不起一切功效。查內部如無顯著的斷開,可大致判斷是可控硅毀壞。焊下可控硅檢測,如確系毀壞,換同樣型號同規格型號雙重可控硅就可以。若用不一樣型號規格可控硅代用,要留意管腳部位不必插錯。
調光臺燈的電燈泡以25~40W為宜,輸出功率不適合很大,不然易毀壞雙重可控硅且烤壞燈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