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億邦電力獲悉,電子制造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捷配技術(以下簡稱捷配)近日完成P3000萬元re-A本輪融資,投資者為銀河系風險投資。
捷達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個從電路板打樣切入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營銷和技術研發:1。營銷將繼續開拓國內外市場,以確保足夠的訂單鏈接捷達速度PCB(印刷電路板)超級工廠;2.技術研發,IT團隊將進一步開發系統,使生產、交易、服務和決策更加數據化和智能化。
銀河系風險投資合伙人饒慧剛表示,在眾多工業互聯網平臺中選擇捷配的原因是捷配的定位和模式令人期待;另一方面,捷配創始人周邦兵的團隊在兩三年內實現了B2B1.0到4.0的升級。
在這次融資之后,我希望捷達的發展將推動整個行業的優化升級,成為電子信息產業互聯網中智能制造業的獨角獸。周邦兵表示,數據和智能授權制造業的力量是巨大的,產業互聯網也將重構該行業。
據了解,捷配日訂單2000 目前已服務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8萬多用戶,并與特斯拉、東芝、華為、小米、DJI、中車等知名企業合作。
01
24小時交期
打開電視電視、電磁爐和其他電器時,你會看到充滿電路的板被稱為電路板。它被稱為電子工業之母,應用廣泛。涉及300多萬產業鏈下游企業。中國電路板市場占全球一半(650億美元),超過2000億元。
捷配的市場切入點是PCB(印刷電路板)打樣,即滿足電子研發電路板打樣要求(一次研發通常需要7-8次電路板樣板印刷)。由于傳統商業模式的影響,傳統工廠非常不愿意接受這種小訂單。即使由于目標生產成本過高,為了降低成本,傳統工廠通常通過拼寫完成訂單,但這種方式往往會拖延交貨期,一般交貨期為5-10天。
捷配的做法是互聯網,自2017年建廠以來,提出24小時打樣 周邦兵說,比如報價,客戶在捷配網站上輸入所需的樣板參數,快速獲得在線報價,下單后,捷配完成審單--形成工程文件-形成工程文件--系統拼板--生產--物流交付。
對于研發訂單,客戶不太關心價格,而是產品推出時間。例如,如果一個產品已經進行了10次樣品測試,那么在捷威下單和在傳統工廠下單的研發時間相差40天。周邦兵表示,針對及時性問題,捷威提出24小時交貨。對于海外訂單,跨境物流時間只需4天。這是世界上最快的,準確率達到98%。”
02
IOCT無極系統
電路板比傳統工廠快4天,怎么做?
使用我們多模塊的無極IOCT系統即IT(信息技術),OT(應用技術),CT(通信技術)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過程。周邦兵告訴億邦動力。
例如,在報價過程中,一家傳統工廠每天承擔2000個訂單。如果采用傳統的電子郵件報價方式,至少需要20人報價,平均每次報價需要30分鐘。捷威在線計價系統可以讓用戶在輸入參數后1秒鐘內獲得報價,然后在線上傳設計文件并支付訂單。整個過程只需一分鐘。
無極I通過在線化大大提高效率OCT系統帶來的效果。
工程文件審單后,進入拼板環節。PCB在行業內,小訂單通常是單板生產,所以生產效率通常很低。如果幾個客戶的訂單拼成一個大板出貨,生產效率就會提高。在傳統工廠中,拼板需要手動分類,然后手動拼板。
在傳統工廠,拼板需要人工分類,完成拼板一般需要一個半小時。捷通過大數據,AI圖像識別等技術實現了云機器處理和人工審核的拼板模式,完成拼板只需10分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正是通過這些技術手段,杰匹在生產效率上與傳統工廠打開了碎片化小訂單的差距。周邦兵指出,沒有信息手段(如I)OCT系統)傳統工廠需要50人的工程團隊,捷配只需要5人的團隊。
一開始,無論我們有多少列表,即使我們犧牲了生產能力(沒有拼板或少拼板),我們也會24小時交付。周邦兵表示,在利用互聯網優勢獲得足夠的訂單后,捷達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訂單審核和拼寫。現在基本上沒有必要犧牲生產能力,原來的拼寫板是一個半小時,目前是十分鐘。
03
配合超級工廠
捷配的目標是富士康,升級路徑是PCB電路板--SMT(貼片)---組裝---成品。例如,用戶需要設計和開發一種電子產品,并將R&D訂單放在快速分銷平臺上。平臺將快速響應和整合供應鏈,聚集多家工廠協同制造產品,以快速、低成本生產產品。周邦兵對未來有明確的步驟。
協同制造是走向未來的前提。
目前,捷配訂單多為研發級打樣小訂單,訂單量占80%以上%二是批量訂單。兩者的收入比為1:周邦兵預計未來兩者的比例將為1:9。90%批量訂單交給協同工廠,目前合作6家,未來目標100家。這100家工廠在IOCT在系統的支持下,協同制造,形成超級工廠。
超級工廠的核心特征是超級協作,而不僅僅是超級大或超級大。周邦兵認為,互聯網不足以表達工業互聯網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協作形成系統。所謂的超級工廠相當于一個工廠,超級體現在打破工廠之間的界限,超級協作的系統和規模。這類似于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濱大學教育長曾鳴提到的網絡概念。
未來的超級工廠是人們經常認識的柔性供應鏈嗎?周邦兵的解釋是,未來工業互聯網的超級工廠必須是柔性平臺和剛性工廠。
柔性平臺,如捷達工業互聯網平臺,是訂單中心和協作中心,通過訂單驅動工廠改造,然后通過互聯網協作上下游工廠;剛性工廠是指在系統協作下,更詳細的分工,一個工廠可能只做一個過程,比如生產螺絲帽。柔性是面對下游消費的個性化,剛性是基于協作的效率保證。
中國現有的制造業產能過剩。工業互聯網的方式是通過系統協作完成超級工廠的建立。從這個意義上說,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