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筑綠色環保理念在中國備受推崇,裝配式建筑逐漸成為建筑業的新趨勢。2017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約占685億元.1%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一步推進,其市場規模仍有較高的上升空間。
十年達到30%
早在201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就指出,要大力推進預制建筑,減少建筑垃圾和粉塵污染,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在10年左右使預制建筑占新建筑的30%%。
2017年,許多省市密集出臺了大力發展預制建筑的指導政策,積極推廣預制建筑。2018年,預制建筑已成為各地建設的重點。
其中,北京規定,2018年,預制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20%%上述,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30%%以上;根據廣東省規定,到2020年,預制建筑占新建建筑的15%%;江蘇、浙江、湖南等省市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積的30%%以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計劃》明確提出,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15%%以上,重點推進區域20%以上。根據各省市的政策規定,2020年實現裝配式建筑比例的目標多為30%左右。中國建筑設計院裝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守峰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未來雄安新區80%--90%都將是裝配式建筑。可見,裝配式建筑是未來的大趨勢。
對建筑涂料的需求減少
裝配式建筑在工廠裝配線上對建筑物非承重部件的所有配件進行標準化加工和預制,然后在施工現場組裝配件,將原施工人員轉變為機械操作人員,實現無粉塵操作,大大節省人力、時間和能耗成本,提高施工質量。通過模具、機械化噴涂和烘烤生產;屋架、輕鋼龍骨、各種金屬吊架、連接件、樓板、屋面板也可由工廠預制;石膏板、鋪裝材料、天花板、涂料、壁紙等室內材料應通過生產線生產。
隨著預制建筑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建筑涂料需求的下降,會給涂料行業帶來危機嗎?
在預制建筑中,與50平方米的房屋類型相比:傳統裝修需要11噸,預制工業裝修只需要4噸。隨著技術的改進和全組裝的實現,勞動力成本大大降低,材料成本也大大降低。
裝配式建筑幾乎所有的前期工程都在工廠進行,只在現場組裝,不需要開槽或澆筑太多混凝土。構件主要有:外墻板、內墻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與此同時,似乎沒有發現墻面涂料。有人聲稱,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推進,墻面涂料會逐漸消失。目前無法預測是否會消失。不可否認的是,涂料在建筑領域的市場份額會下降。
防水保溫材料新機遇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防水材料通常包括瀝青基防水卷材、聚合物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分為瀝青基防水涂料、聚合物防水涂料和無機防水涂料。此外,其他防水材料主要包括灌漿堵漏材料、防水劑、止水帶、止水膠和膨潤土防水毯。根據政策要求,到2020年,預制建筑占新建筑的15%%重點推進區域20多個%許多地方已經開始實施建設,規模在逐步擴大,防水保溫材料也在擴大。
隨著預制建筑的加快,防水、保溫材料、墻體材料、外墻磚飾面等相關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傳統建筑對部件的要求不同,預制建筑對門窗的氣密性和保溫效果有了新的高度。除了對建筑涂料產品的持續需求外,對優質建筑保溫材料、保溫裝飾成品板、防水材料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將顯著增加。
雖然預制建筑對零部件的要求正在加強,但高標準間接淘汰落后產能,使零部件企業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為陷入發展困境的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房地產、建材行業和家居裝飾市場的標準化。涂料行業也可能是一個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