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電費?這很簡單。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只是為了看看誰更強大。但是這個功率和功耗有什么關系呢?尤其是空調上的銘牌上寫了多少功率,哪個是標準?
一度電
電能單位,國際標準為千瓦時
其實這個電能單位和溫度差不多,都是人為規定的量。在溫度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并以此為標準,衡量其他溫度。
電能也是人工制定的類似規定,看電能的單位也可以看到電力為1000瓦的電器,工作一小時,消耗的電能為1度電。
電能用多久?
在這種情況下,用電量與電器的功率密切相關。從上面可以看出,1萬元。W電器,工作一小時耗電1度,那600W呢?則是600/1000=0.6度。
每小時耗電=功率/1000
n小時耗電量為每小時耗電量*n小時——600W電風扇,連續運行半小時,消耗的電量為600/10000*0.5=0.3度。
功耗不穩定
事實上,我們計算的功耗只是理想的。在實際工作中,影響設備功耗的因素很多。例如,溫度、濕度、老化程度等,即使是純電阻電路,也會因各種原因改變電阻尺寸,從而影響設備的功耗。
以電風扇為例,在啟動或調節風速時,會增加瞬時功耗,但這部分時間較短,往往被忽略。
我們常說的功耗,或者廣告中的每晚只需要一次電,都是指電器連續運行的狀態。如果空調整晚不停地開關,恐怕10度電都打不住。
空調的功耗
說到空調,順便說一下。空調銘牌上標有大量功率,一般用于比較制冷量功率。同時,如果要計算功耗,還應結合能效標識
2010年以前,空調的能效標識分為5個等級,2010年6月以后,能效標識分為3個等級。等級越高(數字越小),能效比就越高。(并不是說等級越高,能耗和工作的轉化率就越高。換句話說,消耗同樣多的電能,能效水平越高,工作就越多。
假如制冷量為33000W,能效比為3.49。
首先要計算壓縮機的功率,壓縮機的功率=制冷量/能效比。
上圖中空調壓縮機功率=3300/3.49=945.55.因此,空調連續運行1小時,壓縮機需要消耗00.95度電。
但除壓縮機外,還有空調內機需要耗電,所以空調的實際耗電量在每小時1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