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雞屬于鳥綱雞形目松雞科,它是一種半樹棲息半地面生活的鳥類,其身體形狀和家公雞相似,它的體表被羽近純黑色,翼羽毛先端和下端有白斑,尾長大而平整,像把鵝毛扇,雌鳥喉部呈乳白色,具有黑色細斑,上體銹紅色,具有褐色紅斑,羽毛先端灰色,所有的松雞在野生種類都生活在北半球,其中大部分為留鳥,在我國常見的有黑嘴松雞,黑琴雞,花尾榛雞鐮翅雞和柳雷雞。今天我們來說其中代表性兩種,黑嘴松雞和黑琴雞。
1,黑嘴松雞
黑嘴松雞的體長大概在70-90厘米,雄鳥的羽毛呈黑褐色,頭,頸部黑上面閃著金屬光彩,背部純黑褐色,肩部羽毛黑褐色,外端部具有白色中央紋,尾羽純褐色,雌鳥上體大部分呈棕褐色而具有黑褐閃藍的橫斑,雌鳥和雄鳥的肩部,翅膀覆羽,尾上覆羽均有限制白斑,黑嘴松雞只有在繁殖期才會集成小群生活。黑嘴松雞主要以植物的嫩葉等為食,夏秋季節也吃薔薇,草籽和昆蟲。
黑嘴松雞的繁殖期為每年的4-6月,進入繁殖期后,雄鳥會來到求偶場高聲鳴叫,鳴叫時候頭頸伸直向上,羽毛蓬松,倆翅半張下垂,尾巴向上并散開成扇狀,邊跳邊叫,黑嘴松雞的求偶炫耀非常精彩,所以又泰加林中的“舞蹈家”之稱號,當雌鳥來到身邊的時候,雄鳥一側翅膀下垂,并急速小步向雌鳥靠近,然后成雙成對飛走。黑嘴松雞一般會把巢穴建在松軟的土地上,由雌鳥在地面先刨一個凹坑,再墊以松枝葉,樹皮,細小松枝和羽毛,一般由雌鳥負責孵化和養育雛鳥的工作。
2,黑琴雞
黑琴雞又名黑野雞,屬于鳥綱雞形目松雞科,黑琴雞的身材中等,體長大約在55厘米左右,雄鳥全身羽毛黑色,頭,頸部,喉,下背具有藍綠色金屬光澤,翅膀具有白色翼鏡,尾巴叉狀,外側尾羽長而向外卷曲呈琴狀,它也是因此得名的,嘴呈暗褐色,腳裸皮橘紅色,雌鳥全身羽毛黃褐色,具有黑褐色斑,頰,喉棕白色,翼展上的翼鏡不明顯,尾巴叉狀,不向外彎曲。
黑琴雞通常棲息在落葉松白樺林,山楊白樺林,樟子松林之中,也見于幼林以及林間空地,黑琴雞屬于留鳥,秋季和冬季因為覓食而游蕩,游蕩路線不定,秋冬季節常常成群活動覓食,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上百只,少的時候三五只成群,夏季主要食物是喬灌木的嫩葉,枝條,花絮,果實和漿果等,冬季的時候主食柳樹,樺樹的嫩芽和嫩枝,黑琴雞的活動能力較強,善于在地上奔跑,也很善于飛翔,但是不能進行持久遠距離的飛翔。
黑琴雞的警覺性不如其他松雞高,它善于鳴叫,尤其是雄鳥能顫動整個身體,發出一連串類似于吹水泡和拉風箱的動聽聲音,黑琴雞在每年的3月末到4月初會進入繁殖期,每當這個時候雄鳥之間會為了爭奪配偶權而展開激烈的戰斗,黑琴鳥它喜歡把巢穴健在樹下的陰涼處,每窩大概可以產下6-8枚卵,卵呈淡赭色,具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點,幼鳥出生以后1-2天后即能到處奔跑覓食,10天后幼鳥已能拍動雙翅,一月后能短距離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