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兒吃草,牛吃草,羊吃草,這已經是我們的生活常識了,然而有的魚類也吃草,這對我們來說也司空見慣的,其中最為典型就是草魚了,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魚類,因為它是四大家魚的一種,草魚也叫做草根子,猴子魚,脆脘,是我國的淡水養殖的優質魚類之一。
草魚以草為食,吃草量很大,能夠清除水體中以及沿岸一帶的草,它原產于我國的長江,現在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被引進世界上的90多個國家,草魚也算是一種大型淡水魚類,它的刺少,肉味鮮美,在養殖的情況下,通常是和鰱鳙一起混養,在自然條件下,草魚的最大個體重量可以達到25千克以上,在四大家魚之中,草魚的生長速度較快,一般飼養兩年就可以達到1.5千克-2.5千克之間。
草魚的身體略呈圓筒型,頭平,腹部圓,鱗片大而圓,魚體金黃色,背部呈現青綠色,野生的草魚喜歡清澈的水域,多在水草茂盛的流水中活動,在飼養的條件下,草魚常棲息在水域的中層,只有吃草食的時候才到上層活動,草魚由于沒有消化纖維素的酶,所以對草的消化率很低,排糞量大,常常會使得水質過肥而不適宜草魚生長,因此人工飼養草魚的池潭之中,常常會混養一定比列的鰱魚和鳙魚來凈化水質。
草是一種具有纖維素的植物,所以比較難拉斷,而草魚又不能整個吞下去,還有草魚口中也沒有見到能夠磨碎草的牙齒,那么,它是用什么方法把草磨碎的,原來在草魚的口腔之中,有個小型的“碎草機”生在咽喉部位,因此也稱作咽喉齒,咽喉齒是鯉科魚類分類的依據,草魚的咽喉齒每側有兩排帶花紋的牙,這樣的牙齒有一個很好的磨面,兩排的牙齒左右鑲嵌,相對牙齒的上面有個堅硬的角質墊,草魚用口的上下頜咬住草,再由咽喉的齒活動把草磨碎。
值得一提的是,鳊魚和魴魚也經常以草為食物,雖然這些魚有時候也吃小型無脊椎動物,它們也有跟草魚長有一樣的咽喉齒,草魚和鳊魚魴魚這一類的魚,它們的口中有尖力的角質的喙狀上下頜,雖然這些“頜”也經常脫落換新,但這一構造是用于切斷壓碎食物的。
世界上不少國家,特別是一些熱帶,亞熱帶國家的內陸水域,灌溉渠道,運河航道,由于水草叢生,使得水流受阻,航道堵塞,甚至一些水利設施和水力發電設備也受到阻礙,為了消除這些隱患,不少國家耗盡大量的人力,財力用于清除這些水草,據說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每年用于清理航道雜草的費用達到了一千多萬美元,但是收效甚微,又不敢用化學物質除草而污染水質,于是有些國家就想到了中國的草魚,希望用草魚的食草習性進行雜草防治,經過專門的實驗,居然收到了奇效,凡放養草魚的水域,水草的生長繁殖都受到了抑制,同時草魚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水草的繁殖,還能為人們提供肉類,這樣一來草魚清理內陸水域水草的方法引起了廣泛的注意,現在世界上已經有90多個國家引進并養殖中國草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