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作為眾多海洋魚類的一員,在人們心中幾乎是兇殘的化身,據有關資料記載,從1919到1959年的40年時間內,僅僅在澳大利亞近海發生了100多起鯊魚傷人事件,平均每年可以達到4起,在其他地區,比如我國的東海,美國的舊金山灣,蒙特利爾灣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的海域都有發生過鯊魚傷害游泳者的事件。
鯊魚的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時可以達到20千米,有時候為了追捕獵物,能夠連續游上幾千米,鯊魚不僅兇猛,而且非常貪婪,有人曾經在澳大利亞捕捉了一條虎鯊,刨開開它的肚子一看,發現里面有三件大衣,1條毛褲,2條絲襪,一只奶牛蹄子,12只龍蝦,一只用鐵絲編織的雞籠,在另外一條虎鯊的肚子里竟然還有鐵釘和木工鋸子,鯊魚就是這樣兇猛,殘忍,貪婪,難怪有人把它們叫作“海中霸王”。
鯊魚這些奇怪的習性引起科學家的廣泛興趣,據研究,世界上的各種鯊魚大約有380多種,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有噬人鯊,虎鯊,白鯊,雙髻鯊,鼬鯊,大青鯊,錐齒鯊等20多種。人們常常把兇狠的敵人比做鯊魚,這是比較恰當的,因為它是一種兇狠的嗜血動物,屬于海中的一霸,鯊魚作惡多端,經常向一些海上人員和船只發動攻擊,據說在大洋洲東海岸一帶,150年來發生了近200起鯊魚傷人的事件,在上個世紀,據說在南非海岸有一艘運兵船只被魚雷擊沉了,但是船上的1000多人喪生了,其中多數人被鯊魚咬死并葬身魚腹。
鯊魚雖然可怕,但是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有一種小小的魚類卻能抑制窮兇極惡的大鯊魚,它就是屬于鰈科的魚類,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比目魚。
一位美國的科學家說過,這種魚類可能將幫助人類永遠擺脫對鯊魚的恐懼,原來這種個體不大的比目魚能夠分泌出一種乳白色的劇毒液體,這種毒液即使用水稀釋上千倍,也能夠毒殺海里其他海洋的小動物,可是它對人類幾乎無害,這位美國科學工作者用這種毒素在自己的身體里做過實驗,將毒素引入人體內,僅能引起舌頭輕度發癢的癥狀,然而這種毒液對鯊魚來說,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這位科學家在這種比目魚生活的紅海做過一次有趣的實驗,他在海里安放誘餌,并在誘餌近傍邊栓上幾條比目魚,當鯊魚發現誘餌的時候,張開血盆大口游近時,比目魚釋放出毒素就會使得它的咬合肌肉麻痹而無法咬合,結果鯊魚只好張著大口游開,過了幾分鐘以后,毒素勁道過去了,饞嘴的鯊魚又轉身游向誘餌,比目魚再次釋放毒液,結果還是只能張著大口不能咬合,而悻悻的離開。當然不是所有的比目魚都能夠釋放白色毒液,有些比目魚屬于正常無毒的,而且比目魚也是一種經濟魚類。
目前,生物學家正致力于人工合成這種毒素,如果獲得成功,那么在大洋中游泳將會是安全的,只要涂上這種毒素的”抗鯊藥“將會使得任何一條企圖噬人的鯊魚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