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20年10月16日,于昨日在朋友圈微信發文后失聯的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的遺體已被找到,地點在其位于成都溫江住家附近的江安河畔。殯葬公司聲稱已收到疑似毛洪濤的遺體,但其親屬尚未收到通知!
毛洪濤的離奇死亡,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重視。校方和警方均已介入,據警方通報。初步判斷毛洪濤為溺水死亡,排除刑事案件。聯系毛洪濤朋友圈發文,網友猜測,毛洪濤疑似受到校園霸凌,不堪忍受,才走上自殺身亡的絕路,令人唏噓不已。各方要求校方徹查此事,還 逝者和世間公道正義。校方已成立工作專班,正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及時公布。
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生于1970年11月,不到天命之年,就成了一所優秀大學的黨委書記,可謂功成名就。1989年考入西南財經大學,就讀會計學專業。碩士畢業后,毛洪濤留校任教,并曾到美國伊利諾亞大學做訪問學者。
2001年開始,毛洪濤擔任西南財經大學發展規劃處副處長,教務處處長、研究生常務副院長等職。2019年2月,毛洪濤調任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此前,成都大學短期內已調換了三位黨委書記。沒想到,這會是他人生的最后生命之旅,也是一場噩夢之旅。
2020年10月15日清晨,毛洪濤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絕筆信”。
通過他的“絕筆信”,我們似乎能看到一些端倪,當然,我們不能偏信一面之詞。在成都大學一年多的黨委書記履職經歷,這位保持黨性的正直學者,不僅經歷著辦公室斗爭,也一直和自己心中的正義斗爭,這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人說五十而知天命,是什么樣的矛盾和斗爭非要逼得自己走上生命絕路?然而真相是什么?是為了正義而用生命獻祭,還是精神有恙,無法走出某種困局?
類似這樣的工作壓力,甚至辦公室殘酷的斗爭,自古以來,無數的人經歷過。不堪承受之重,有的人選擇勇敢面對,忍辱負重,樂觀等待春花爛漫時;有的人選擇妄自菲薄, 自暴自棄,自絕生路。無論,哪種結果,都需要有人去承擔,哪種案例,都舉不勝舉,層出不窮。這個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態度,處世之道。
面對著同樣的窘境,有的人選擇出世,有的人選擇入世。同樣面對著相同的領導,面對著榮華富貴、高官厚祿,陶朱公范蠡選擇出仕經商,攜美女西施泛舟湖上樂逍遙;好友文種卻選擇繼續伴君如虎入仕做官,最終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場,可悲可嘆!這樣的歷史典故,比比皆是,作為高校教授豈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非要選擇最極端的方式并把自己搭進去?
逝者為大,毛洪濤的生命已經戛然而止,我們不應當再對他進行評頭論足,甚至口誅筆伐。我們只想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類似的事件不再發生,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學會警鐘長鳴,更要學會自我救贖以及與對手斗爭的經驗。
如果我們面臨著毛洪濤的處境,我們又會怎么做呢?那種處境,真的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嗎?真的到了一死了之、撒手人寰的境地嗎?我們忘了,在生活和人生的道路上,只記得或者被告知一路奔跑,卻鮮有人告訴你,你可以歇歇腳,你可以不用選擇繼續前行,也可以選擇改變跑跑道,甚至可以選擇折返而行?我們有時候,真的鉆進了契科夫編制的套子里,成為套子里面的人。
毛洪濤書記他本可以像他的前任一樣向組織申請調任,他也可以選擇向上級檢舉揭發校長的不法作為,做必要的斗爭;他也可以選擇拍拍屁股走人辭職了得?他不是沒有選擇。當然,如果他精神有恙,那就另當別論了。可是,在自我救贖的道路上,毛洪濤書記、大連研究生他們都選擇最極端的方式,對自己最殘忍的方式去和世界和解,釀造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也讓自己的生命價值受到了貶損。
寫在最后:
1.生命珍貴,且行且珍惜!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是家人負責!
2.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永遠不要做。那只能讓愛你的親人痛不欲生,讓你的敵人鄙視、輕快。
3.如果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要記得及時向親人傾訴,或者向醫生尋求幫助,他們能幫到你。
4.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 排解情緒;避免極端情緒纏上你;
5.工作或者生活,學會以斗爭求和平, 要敢于據理力爭,維護自己的權益;
6.如果發現一條道走不通,我們不妨轉個彎或停一停;
7.我們不僅要學會前進,有時候也要學會后退;
8.生命的色彩五彩繽紛,不會一直黯淡無光的。熬一熬,陽光會在風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