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的這句詩簡直是最近天氣的真實寫照,連日的陰雨過去,太陽掙脫了烏云的封印肆意的噴灑陽光,悶熱的火氣炙烤著人們的皮膚,汗水一把把往下落,直讓人感嘆夏天太熱了。
夏天除了熱,當然還有美味的冰淇淋、涼蝦、雪糕、火鍋和海鮮啦。正值歐洲杯,晚上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大排檔,邊嗦螺,邊看球賽再來一杯冰飲料,簡直快活賽神仙。
Tips:歐洲杯一般指歐洲足球錦標賽。歐洲足球錦標賽,簡稱“歐錦賽”,也稱“歐洲杯”,是一項由歐洲足球協會聯盟舉辦,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
但是這些麻辣生津、香氣撲鼻的美味之下卻隱藏著危險,一個不慎就會頭暈眼花見到許多小人圍著你轉悠,然后你就被“光榮的”送到醫院了。也許你會疑惑,這些小人難道不是云南的“特產“嗎?我吃的是海鮮又沒吃菌子,怎么就進醫院了呢?
美味背后的殺機
2017年6月,正是海產收獲的季節,我國沿海城市的居民每到此時就會大飽口福,品嘗美味的海鮮。但是在福建卻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群體性海鮮中毒事件。福建漳浦縣的30多名村民,都因貝類中毒而進了醫院,這是近年來福建發生的較大的一起中毒事件。經調查,發現這些人都是因為食用了海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口而導致的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
Tips:海虹一般指貽貝。貽貝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
青口怎么會有毒呢?不是說它富含氨基酸營養豐富,被譽為海中雞蛋嗎?怎么突然就有毒了呢?普通的青口確實沒毒,要不然《單身男女》里吳彥祖也不會給高圓圓做這道菜了,真正有毒的是被青口吃進肚里的有毒藻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赤潮,赤潮含有麻痹性貝類毒素,在被青口吃掉后毒素就堆積到青口內部形成高分子有毒化合物,人吃了就會中毒。
即使是經過高溫殺菌后,青口肉中依然存在毒素。人體一旦食用了有毒青口,毒素會隨著肉類被胃酸分解而擴散到人體內,導致人中毒,麻痹性貝類毒素的毒性和河豚毒素相當,最快10分種就會中毒死亡。而且除了青口,生蠔、扇貝、牡蠣等貝類海鮮也可能會出現這類毒素,同樣會導致人體中毒。
Tips:河鲀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高檔水產品,被譽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中含有劇毒,處理不當或誤食,輕者中毒,重者喪命。
事實上,早在18世紀末期人類就發現了貝類中毒事件,在遠洋航行中有5名船員因為吃了貽貝而中毒,其中一名船員甚至被毒死了,當時在船上旅行的喬治·溫哥華上尉將這件事記在了他的日記中,并給這種有毒貝類做了標記。
此后這種中毒事件頻頻發生,明明平時吃了都沒事的扇貝、生蠔突然就在某段時間含有劇毒,能致人死亡。人們百思不得其解,貝類中毒成了一個未解之謎。直到20世紀初人們將貝類中毒案例收集起來統一分析才發現了貝類中毒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受到了膝溝藻科藻類的污染,貝類食用了有毒的藻類帶有了毒素,造成人類中毒。
Tips:海藻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
海鮮中除了貝類會吃毒藻外,還有織紋螺也常以藻類為食。我國浙江是織紋螺中毒事件的多發地,自1967年起報告的中毒事件多達40余起,中毒100多人,死亡10多人,死亡率接近一成,而沒報道的輕微中毒事件更是不計其數。以上都是海鮮內麻痹性貝類毒素導致的中毒,作為貝類毒素中的王者,這種毒素十分快速,10分鐘到半個小時就能讓人登上西天極樂世界。
麻痹性貝類毒素(PSP)中的有毒藻類,是一種神經毒素。在多起貝類中毒內占比最大,毒性最強烈,體攝入1mg就會致人死亡。中毒機理類似河豚中毒都是通過對鈉離子的影響阻斷神經中動作點位的形成而抑制神經的傳導。這種毒素能溶于水,對酸無反應,在堿性條件下易分解失活,在高溫狀態也十分穩定,加熱煮熟它的毒性也不會消失。
Tips: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織紋螺是一種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國家衛生部已明令禁止銷售經營織紋螺。
PSP在貝類體內呈結合狀態,因此貝類攝入此毒素不會造成傷害,而一旦被人體攝入,毒素會迅速釋放并出現中毒癥狀,四肢肌肉麻痹、頭痛惡心,嚴重的還會導致中毒者呼吸困難窒息而死。如果你周邊的人或自己食用了海鮮感覺嘴唇麻痹、頭暈惡心看到了搖頭晃腦的小人,就表明你中毒了,首先不要慌張,然后立馬打120或者叫朋友把你送到醫院接受治療。因為PSP,目前并無特效解毒劑,所以只能快速去醫院洗胃排出毒素。
據統計,每年因誤食毒貝導致的中毒事件高達2000余起,死亡率15%以上,特別是在日本這樣的島國更是中毒事件的高發區。因為貝類本身不會有中毒癥狀而且新鮮的貝類都緊閉著殼,老百姓難以辨認,那如何防止貝類中毒呢?難道一輩子都不吃海鮮了嗎?
Tips:貝類品種很多,常見的有赤貝、蠑貝、田螺、海螺、蛤蜊、文蛤等。貝類的身體柔軟,左右對稱,不分節,由頭、腹足、內臟囊、外套膜和貝殼5部分組成。
因為貝類器官中毒性含量由低到高是貝柱、性腺、腮、裙邊、消化腺,所以只要我們將毒性較高的裙邊和消化腺等內臟祛除,就可以減少毒素的攝入。對于輕微的毒素,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自動將其排解,而且還可以在吃海鮮前吃一點水果有助于肝臟排毒,起到第二重保護作用。此外,因為PSP溶于水,所以不管是紅燒還是清燉的扇貝,它的毒素都會溶解在湯汁中,因此那些愛喝海鮮湯和吃湯泡飯的同學一定要注意,不要喝湯。
Tips:肝臟具有解毒的功能。任何外來的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均要在肝臟解毒變為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另外在我國潮汕地區還喜歡生腌海鮮,生腌中的鹽會導致扇貝的組織液析出,毒素也就隨之出現,所以盡量不要吃生腌的貝類海鮮。因為貝類海鮮中的毒素是來自于赤潮中的有毒藻類,所以在赤潮大量爆發的春、冬季節也不要去買海產品,因為它們多半都有毒。最后就是千萬不要吃自己撈的或在海灘邊撿的,一定要到正規的大型水產市場去買海鮮,因為這些海鮮在上市前肯定經過了監管部門的檢查,品質、來源都有保證,不會出現大的質量問題相對安全。
貝類中毒事件層出不窮,世界各國也都出臺相應的政策來監管和防止。因為貝類一般都以水藻為食,所以只要定期查驗其水域中的水藻有無毒素就可避免中毒事件大量發生。因此許多國家規定在每年的五月到十月進行定期分析,發現上述測定超過標準,即發出警告,規定不得采取、出售及販賣含毒貝類。
Tips:潮菜中的海鮮做法雖是五花八門,生腌卻是最大程度保留其鮮味的做法。潮汕生腌海鮮有“毒藥”之美譽,指吃過的人都會愛上那個味道無法自拔,猶如中毒。
第二種就是直接觀察赤潮現象,一旦發生赤潮就代表這個水域的水體已經全被污染,水域內的藻類全都異變成毒藻,會產生麻痹性毒素。因此為了群眾的飲食安全,這類水域的水產都不能被打撈,赤潮周邊區域的水產也要謹慎購買,因為水的流動性極大,誰也不知道這些生物會不會也有毒。
第三種,因為貝類的毒素都淤積在內臟部分,所以有的國家就直接規定,上市的貝類不能留下內臟,只能留下白色的肌肉供人食用。
Tips:FDA一般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由美國國會即聯邦政府授權,是專門從事食品與藥品管理的最高執法機關。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 (FDA)規定,在新鮮、冷凍和制造罐頭的貝類中,石房蛤毒素(PSP的一種)最高允許量不得超過80μg/100g蛤肉。加拿大規定做原料的貝類毒素量不得超過160μg/100g。我國規定上市貝類的毒素必須低于4Mu/g。
什么導致近幾年貝類中毒頻發?
貝類中的毒素是來自于赤潮中的有毒藻類,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清楚了,那問題又來了,為什么赤潮會產生這樣的毒藻?什么是赤潮呢?實際上,這是一種在特定環境下,海水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江河湖泊中發生的這種現象,叫水華。
Tips:赤潮,又稱紅潮,它發生時海面或者湖面的顏色會變成紅色,因而得名。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
關于赤潮的最早記錄是,《舊約·出埃及記》中:“河里的水,都變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這里的水了。”。赤潮發生時,不僅會變成紅顏色,而且水還會變得黏黏的,散發出一股臭味,十分刺鼻。根據近幾年的研究,赤潮的顏色已經不局限于紅色,還有綠色、黃色、棕色的赤潮,只是因為赤潮最先出現才把它作為統稱沿用至如今。
赤潮是一種異常的生態現象,成因復雜。到底是什么引發赤潮誕生,還尚未有定論,不過科學家們都認為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機物污染導致的。正常情況下,海水中的營養鹽含量較低,會抑制藻類等蜉蝣生物的生長,而當富含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大量排入海洋,導致海水富營養化,藻類生物極速增長,形成赤潮。
Tips:工業廢水包括生產廢水、生產污水及冷卻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工業、農業生產速度迅猛,沿海地區海運發達,人口眾多,排出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也就更多,許多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就將廢水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區域海洋富營養化程度加深,引起赤潮誕生污染水域。
此外,沿海的過度開發和海水養殖業規模的擴大也是引發的原因之一,因為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小龍蝦、扇貝等海鮮需求量日益增多,所以近海水產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但是由于缺乏現代化的系統管理,養殖場的水質環境較差,投喂的飼料中含有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頗多,每天都剩余了很多的營養物質排出養殖場,加大海水中營養物質,從而引發赤潮。
Tips: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
此外,全球變暖導致的海水升溫也是引起赤潮發生的重要原因,因為赤潮的藻類生活是溫度范圍一般在20—30℃之間,只要一周之內海域中的水溫突然升高2到3度,就是赤潮發生的預兆。
赤潮的影響
赤潮不僅使貝類生物帶有毒素威脅人的健康,還會影響海洋中的生態平衡,破壞漁業生產。
赤潮發生后,這個區域的水質渾濁,有的藻類還會分泌出粘液,這些粘液不僅使海水粘稠,還會沾在魚、蝦等生物的鰓上,影響呼吸,導致缺氧窒息而死,魚類等死去后尸體沉積在海洋中,會釋放出一種毒素,水域中的其他生物也會被毒死,整個生態系統崩潰。
Tips: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并在一定時期內處于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赤潮中的藻類都有毒,這些藻類被海洋生物吃掉后,會中毒而亡,大量的尸體分解需要消耗氧氣,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進而導致水中的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影響漁業的生產生活。
結語
近幾年來,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頻繁活動引發的生態問題層出不窮,先是不斷升高的全球氣溫,再是頻發的山火,再到現在的赤潮泛濫,這些都是地球給人類發出的生態警告。讓人類意識到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惡化,保護生態刻不容緩。
Tips: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人類在幼小時從地球汲取自然資源發展壯大自己的國家,現在世界各國發展蓬勃,我們就應該停下向前的腳步,放慢速度,好好治理因快速發展產生的生態危機,讓地球重回原來的生機勃勃,留下綠水青山給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