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應當是人類對宇宙的終極期許。宇宙上點點星光,不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都高懸于天空之上,為眾人景仰。對宇宙的好奇,使人們建造飛舟、衛星前去探看。我國也是其中一員。雖然我們是后來者,但所謂后來居上,青出于藍,我們的衛星比蘇、美、日等國的衛星都大,讓壯美的東方紅唱響天際,這就是我們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1號。
Tips: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航天飛機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
東方紅1號,不僅體積大,它的壽命也長,在別的衛星都光榮“退役”,隕落在大氣層中,唯有它還堅守在軌道上,你能想象50年來如一日的堅守嗎?這充分說明我國衛星技術的高超和優良的制作工藝。東方紅1號已經超額完成了任務,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將它帶回家呢?
東方紅1號
20世紀風云變幻,群雄并起,是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時期,文學、醫學、科學進步十分迅速,不僅出現了青霉素、火箭、飛機、航母等等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科學發明。不過,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對宇宙的探索。藍天之無極,是全人類的心愿,是人類對未知的好奇。飛速發展的科技給夢想插上翅膀,人類終于在1957年10月4日,將衛星送上了太空,向宇宙發起了挑戰。西方各國由此開始了沒有硝煙的太空競賽。就在西方你爭我搶的競賽中,我國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自己的航天事業。
Tips:火箭自身攜帶全部推進劑,不依賴外界工質產生推力,可以在稠密大氣層內,也可以在稠密大氣層外飛行,是實現航天飛行的運載工具。
我國的航天建設,始于太空競賽時期,當時蘇、美雙方紛紛將衛星送上了天,人類開啟了星辰大海的征程的同時也開啟了新一輪的競爭。為了不落人后,我們也開啟航天研究,誓要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也能放衛星,也能在太空領域奪得一席之地。不僅能提升國人的士氣,還能在國際上展現東方古國的魄力。
二十世紀60年代,我國正式開啟衛星設計任務,當時正逢建國15周年紀念,講述革命征程的東方紅音樂史詩正在上演。東方紅,象征著國人在幾十年的革命中艱苦卓絕、敢打敢拼、不懼犧牲的紅色革命精神,同時代表我國是東方冉冉升起的紅星,因此將其作為我國第一顆衛星的名字。
Tips:東方紅一號,代號:DFH-1,是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021年6月24日,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迄今仍在軌運行。
1965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正式開始研制,歷時五年大功告成。完成版的東方紅1號,形似碳60的球棍模型,為72面體球形結構,直徑約為1米,重約173千克,頭上有五根“天線”接收信號。東方紅1號衛星不僅能入天收集信息,還能播放樂曲。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順利進入軌道,東方紅樂曲響徹整個地球,美、蘇等國的收音機都接收到來自東方的音樂洗禮。東方紅1號衛星的發射,是我國航天史的開山之作,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征程。同時,向西方國家證明曾經的東方睡獅已經蘇醒了,向外界展示了國家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底蘊,極大地提振了國人的士氣。
Tips:衛星飛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環繞速度。衛星只要獲得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動力就可以環繞地球飛行。這時衛星的飛行軌跡叫衛星軌道。
東方紅一號上天已有51年,但它仍舊在崗運行,還在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上漂浮著,與它同一時期的衛星都已隕落,它是如今世界5國首顆衛星中唯一仍在軌運行的衛星。東方紅1號承載了我國無數航天前輩的心血,是國家的一面旗幟,如今仍然飄蕩在太空中,有家不能歸。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這顆“游子”歸鄉呢?
Tips:機械手是一種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動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運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動操作裝置。
采用機械臂將衛星捕獲到我們的空間站是一個好方法,但是還差了一個關鍵設備,就是機械手。
太空之手——機械臂
機械臂,英文叫做robotic arm,是上世紀50年代機械臂之父的約瑟夫·恩格伯格發明的模仿人類手臂功能,可自主完成各項作業的自動控制設備。早期用于加工、搬運、夾持等工作,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化進程加快,機械臂不局限于加工行業,還滲透到設備維修、醫療、服務、救援等方面。當然使用最多、最廣泛的還是汽車加工、維修行業。不過太空維修、檢修行業也是機械臂的快速發展行業。
Tips:機械臂是指高精度,多輸入多輸出、高度非線性、強耦合的復雜系統。因其獨特的操作靈活性,已在工業裝配、安全防爆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機械臂根據關節構造不同,分三軸及以下和四軸及以上兩大類機械臂。機械臂主要由主體(手臂)、控制器、感應器以及伺服機構,以電動機為電源。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臂,是加拿大MDA公司,他們為國際空間站建造了第二代機械臂“德克斯特”。德克斯特,有一只17.7米長的手臂,機械臂的基座、用于完成精細操作的機械手以及一臺虛擬圖像裝置。
Tips:電動機Motor,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設備。它是利用通電線圈,也就是定子繞組產生旋轉磁場并作用于轉子,如鼠籠式閉合鋁框形成磁電動力旋轉扭矩。
我國的空間站上也裝有機械臂裝置,天河二號空間站上裝載有七個關節七個自由度的機械臂,他們就像八爪章魚一樣,能吸附周圍的航天器、搬運艙外貨物、組裝維修場外設備,功能十分強大。按理來說我們應當可以將東方紅衛星吸附過來,但是捕獲之后怎么辦呢?不可能讓航天員出艙去減掉衛星的翅膀,然后拉回來吧。這就要用到機械手這個神器了。
Tips:八爪魚又名章魚,英文名是Octopus,是一種軟體動物,是從頭足綱軟體動物中進化而來的。身體一般很小,八條觸手又細又長,故又有“八爪魚”之稱。
機械手是仿造人手制作的自動化控制設備,裝載在空間站上,不僅可以將笨重的衛星拿出去,還能將到期的衛星回收,拉回來。因此,機械臂與機械手組裝在一起的威力不是1+1=2,而是>2。加拿大的機械手不僅能安裝在機械臂上還能安裝到抓固裝置上使用,作用范圍是3.5米,能處理1520公斤范圍以內的重物,小到螺絲釘大到組裝陀螺儀。2003年時。美國“奮進”號飛船在返回時發生險情,就是機械臂幫助排查重新組裝才讓飛機有驚無險地安全抵達地面,可見機械臂的重要性。
東方紅1號回家之路
機械手,在排查航天器和安裝裝置方面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我國空間站上雖然還沒有機械手,但是我們正在全力攻關類似加拿大機械手的裝備。在科研人員的設想下,我國的機械手將配合機械臂使用,不僅能從貨倉中取出衛星或者其他的裝置,然后進行在軌組裝。還能脫離機械臂,自己玩自己的,在空間艙外爬行進行檢驗、維修工作。當然,目前這樣的自動控制設備還正在研究攻關中,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研制成功。
Tips:奮進號航天飛機STS Endeavour OV-105,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太空中心KSC旗下,第五架實際執行太空飛行任務也是最新的一架航天飛機。
所謂“關關難過干關關過”,中華兒女自古就不怕困難險阻,一旦我們的機械手制成,就能將我們的功臣,東方紅1號帶回家來。同時,還能防范其他衛星的干擾,敵人來了機械手就變成剪刀手,剪斷敵人衛星的翅膀,實現御敵于國門之外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