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早在2005年的時候,我國政府在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并且這股綠色風潮也一直持續地發展到了現在。
2019年12月,美國NASA通過衛星監測發回來了一張非常震撼的圖片,在亞洲的全境內,中國和印度都被一片綠色所環繞和覆蓋。地球與20年前相比,綠色覆蓋的面積更多了。
美國NASA衛星實拍圖
中國和印度正在引領全球的綠化之路。就連美國也對我們國家的綠化行動做出了肯定。可是為什么同樣是大面積綠化的印度,科學家們卻提出了種種的擔憂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和印度之間對于綠色運動的差異吧。
中國的綠色行動
準確地算起來,中國的綠化之路早在50年前就已經悄悄開始了。從沙漠的治理,再到三北防護林的建設,處處都在體現我們對于綠色之路開展的決心和毅力。
衛星拍攝的16年期間庫布齊沙漠的變化圖
提到沙漠,不得不說說庫布齊沙漠,這是沙漠化治理的一個壯舉。庫布齊沙漠作為中國的第七大沙漠,在2016年的衛星圖上顯示,曾經的一片光禿禿的荒漠,如今卻被一片綠油油的植被覆蓋。庫布齊沙漠總長400公里,寬50公里,總面積達到了1.39萬平方公里。其中,流動沙丘占了整個沙漠的61%,橫跨了內蒙古三旗,主要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
無論是自然因素,氣候地質地貌,還是人文因素,人為活動破壞草原和森林植被導致平衡失調,都特別不利于庫布齊沙漠的改造工程。那么我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庫布齊沙漠建造綠色生態屏障
為了做更好的調研,數據收集分析從而制定整體的防沙治沙的戰略,中科院將工作地方搬到了沙漠中,在在庫布齊建立的固沙實驗基地。
億利資源集團的深度參與讓這片黃土地又變成了綠洲。他們通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筑起了一道242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很好地抑制了內蒙古和北京的沙塵暴。根據庫布齊沙漠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100多種的生物固沙的種植方式。比如氣流法種植,僅僅需要十幾秒的時間都可以搞定。甘草固氮法讓沙漠出現了大面積的黑色土壤,為沙漠變綠洲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庫布齊沙漠的種樹計劃
庫布齊沙漠的治理不僅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可,還在2015年聯合國頒布的土地生命獎上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中國大力發展的沙漠治理模式成為了全世界的一個標桿。
中國大面積的變綠就不得不提到“三北”防護林工程了。三北主要是指中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總共涵蓋了國內的13個省,所以不得不感嘆這也是一個超級大的工程了。
三北防護林橫跨中國多個省份
整個工程的規劃時間是從1978年到2050年,時間跨度長達了73年。根據不同的階段分為3部分,一共8期工程。預計總共造林的面積將達到5.35億畝,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直接從5.05%增加到14.95%。截止到2020年的8月1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的最近報告中,目前的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工程的第五期將要完成了。累積完成了造林保存面積達到了30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3.57%。
三北防護林的總規劃方案圖
離我們目標制定的14.95%的完成率也是指日可待。分布走的三北工程很好地解決了黃土高原和華北山地等重點水土流失區,使得樹木和森林資源得到了快速的增長。
三北防護林的建設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帶來的效益之高都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地區發展的森林植被改造項目。比如美國的“羅斯福大草原林業工程”、前蘇聯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計劃”和北非五國的“綠色壩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為“中國的綠色長城”、“世界生態工程之最”的殊榮。
中國的綠色長城
從NASA發回來的數據顯示,世界綠化面積的三分之一都是由中國和印度共同完成的,其中,中國植被的增長量占據了全球植被總量的25%,印度則占了5%。可是科學家們卻對于印度的這5%有了深深的擔憂。
印度的綠化引人擔憂
科學家們根據世界綠化面積的數據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后,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中國對于這全球四分之一的綠化貢獻都是來自于大量植被的種植,沙漠化的治理還有合理范圍內的退耕還林。可是印度的這5%的綠化貢獻確實來自于大量的擴大農業種植而產生的。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將造成嚴重的影響。
印度擴大農業種植
根據2017年公布的世界人口數據中,印度的總人口數為13.24億人,目前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國。由于印度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大約在2027年的時候,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的人口,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了保證那么龐大的人數都能有一口飽飯,僅有298萬平方千米的印度將農業作為了他們國家的首要發展方針。
2017年世界人口排名圖
在印度的農業生產結構中,他們也主要是以種植業為主的,最主要的就是種植糧食作物。糧食每年的產值能達到總種植業的48.3%,并且在多年的發展中,這樣的種植業的結構模式也維持至今。甚至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加還有擴展的趨勢。這來自于擴大農業種植的綠化貢獻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
2020年印度糧食作物產量圖
大量的農作物的種植,過度的開墾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當人們為了獲取更多的食物,不顧周圍的環境特點,執意地開荒種地的時候,就會引起植被破壞,地表裸露面積增加,降水量少了之后,風就會越來越大,從而侵蝕表層土地,慢慢的形成沙丘。慢慢地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就變得越來越小,最后成為了沙漠化的土地。
土壤鹽堿化
農業作為季節性的種植,農業灌溉消化的水的灌溉是非常巨大的。遇到旱季或者是雨量不足的時候,為了保證能夠有糧食作物,就需要大量的地下水進行灌溉。過度的使用地下水會導致土地鹽堿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最后使得整片可耕種的土地變得“一毛不拔”。
小結:
綠化治理已經成為全球的一個共同的課題。僅僅依靠某一個國家就能達到改善綠地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每個國家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一定的貢獻。
美好愿景,共同打造綠色地球
中國在這方面給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地球變成一顆真正的綠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