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農村,有句俗語“千年草籽,萬年魚籽”。意思是,有些植物的種子在合適的地方埋藏1000年,也不會損壞。當這些種子遇到適量的水,空氣,陽光和土壤,它們就會破土而出,生根發芽。
而魚籽則是在干燥的地方埋藏了10000年,也是有生命的。當它們遇到水源在適合生活的環境中,就會孵化出小魚,靈活地游動。
萬魚籽年
魚籽是否真的能在萬年以后還能孵化成小魚我們很難去考證。但是關于草籽,在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下,超過1000年種子在最新的科技下我們也能一睹其芳容。最古老的種子距現在已經有3萬余年了。它就是柳葉蠅子草的種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最古老的種子被復活
相信在四川地區的朋友對于柳葉蠅子草并不陌生。這種石竹科蠅子草屬的植物大多生活在海拔2100米到2300米的林間巖石上。
柳葉蠅子草
俄羅斯的科學家稱,他們成功地復活了3萬年的古柳葉蠅子草的種子。這應該算是目前復活的最古老的種子了。
他們在西伯利亞的東北部,科累馬河附近的凍土層中發現了這些種子。研究學者推測發現種子的地方應該是數萬年前松鼠存儲食物的洞穴。這個洞穴在地下38米深的地方,除了柳葉蠅子草以外,還有別的一些植物的種子和果實。
松鼠洞穴
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顯示,這些種子和果實的時間應該是在2.8萬年到3.2萬年期間。要知道,那個時候還是猛犸象和穴居人的年代啊。
剛開始的時候,科學家直接將種子進行了播種,發現種子很難自我的突破外殼然后發芽生長。于是他們提取了有活性的,未成熟果實中的胎座中的組織,利用植物的克隆技術,成功地復活了3萬年前的柳葉蠅子草。
植物克隆技術
一共獲取了36株活體植物。在復活的這些柳葉蠅子草中,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古柳葉蠅子草和我們今天看到的柳葉蠅子草還是有些輕微的差別的。
現代柳葉蠅子草的花瓣更加的寬,花裂也更加的深。而且現代的柳葉蠅子草種子的發芽率只有86%-90%,就是說它們的種子不是百分百會發芽的。但是古柳葉蠅子草的種子發芽率能達到100%。
柳葉蠅子草
可見,3萬年的時間,柳葉蠅子草也隨著氣候自然的改變發生了一定的變異和進化。
植物克隆技術復活種子的條件
上面有提到,俄羅斯的科學家是利用植物克隆技術完成對古柳葉蠅子草的成功“復活”。那么什么是植物克隆技術呢?植物克隆技術指的是將快速成苗技術與多代循環技術相結合大批量的種植植物。
植物克隆原理圖
快速成苗技術一般是指在計算機的智能控制下,利用營養液和激素的方式,使植物離開土壤之后培育。多代循環技術的意思是復制成功培訓的植物小苗。兩者相結合就能使得植物在人工的干預下數量成幾何倍的增長。
所以這次俄羅斯科學家復活的柳葉蠅子草上必須滿足兩個重要的條件。第一個是在永久層凍土發現的種子種還具有活性的胎座組織。就是因為特殊的環境,這些種子中還具有活性細胞。簡單地說就是有生命跡象。
西伯利亞的永久層凍土
第二是科學家必須使用植物克隆的技術,不能讓它們直接在土壤里“復活”。將植物的組織培養液用于分離好的植物細胞中,在無菌操作的環境下,以人工干涉的方式進行培育。
類似于這樣的植物克隆技術最大的好處在于無論種子的年份如何,只要它們中有活性的胎座組織,就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復活”。
植物的細胞結構圖
也證明了植物中的每一個活性細胞都記錄著植物的全部遺傳信息。在一定的條件下,就可以發育成一顆完整的植物,并且在一定的范圍內,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改良植物的某些屬性。
復活古植物行動
古蓮子
無獨有偶,在我國,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也“復活”了圓明園中的古蓮花。在圓明園考古的時候在鏡香池內發現了11顆古蓮子。經過中科院專家的細心培育,其中有6顆古蓮子順利地發芽,并在2018年的時候在實驗盆中結出了蓮藕。
古蓮花
由于古蓮子埋藏的時間太長了,所以專家用了很長的時間才喚醒它們。它們的發芽時間也比普通的蓮子要久一些。在開花與結藕等方面與現代蓮花相比也是相對較差的。
古椰棗樹
在成功“復活”柳葉蠅子草之前,人類復活的最古老植物種子是2000多年前的椰棗樹種子。以色列的科學家在死海附近的馬薩達古城的遺跡中發現的這批種子。
古椰棗樹
他們將其帶回后,把種子浸泡在溫水中,之后撒上從海帶中提取的特殊物質作為肥料,最后再將其移植在花盆里。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幾周后,小樹芽破土而出。
小結
在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都遵循著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從這些古生物種子培育出來的植物和現代同種植物的對比中就能發現,它們也在不斷地進化來適應環境的變化。
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各位看官,你們還聽過什么古生物在現在的技術下“復活”的故事嗎?歡迎與我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