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學的世界里,有一個很經典的問題,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關于這個問題字面的答案是簡單并且是顯而易見的。
卵生動物在雞出現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就已經存在在地球上了。然而這個淺顯的問題背后的隱喻卻是一個形而上學層面上的困境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爭論話題,會激發起哲學家們不斷地去探索和討論生,宇宙的起源以及世界的本質。
今天我們不來聊那些讓人費解的哲學。我們來聊聊雞。我們常常吃的那些家雞都是從哪來的呢?它們的祖先又是誰?
家雞的祖先是誰
在野外,有時候會看到跟家雞長得很像但是卻比家雞要漂亮很多的雞。在我國,你可千萬別去逮了之后吃了。它們就是在我國被列為2級保護動物的原雞。沒錯,這些個頭比家雞稍大的原雞,就是家雞的野生祖先。
紅原雞
原雞分為四個物種:紅原雞、綠原雞、灰原雞和斯里蘭卡原雞。不同的原雞在外形上還是會有些許的差異。
它們首選都是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森林中,偶爾在竹林中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由于常年都是在野外,所以它們對于食物是吃葷也是吃素。素菜的話主要是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嫩竹子,樹葉,或者是各種野花為主。葷的話就是一些螞蟻,幼蟲等等。
綠原雞
目前,原雞的分布從全世界的范圍看還是比較廣泛的。像是在印度次大陸北部,東北部以及東部,中國的南部,以及一些東南亞地區都能看不同種類的原雞。目前原雞可以培養的種類已經達到了151種。
原雞與家雞相比,它們的警惕性更高。為了更好地適應野外的生活環境,它們常常是3-5只或者是6-7只的集體活動。當然,有時候也能看到一個龐大的家族群,大約有10-20只這樣的一個范圍。當它們集體出門活動覓食的時候,看到或者是聽到有前方有危險的信號,會立馬地鉆入叢林中,然后消失在茫茫草堆中。
灰原雞
為了保命,它們也保留了鳥類的一些特征,比如短距離的飛行。當遇到危機的時候,它們都可以振翅飛翔。不過不能長時間的飛行,大約能飛幾十米到幾百米這樣的一個距離。
還有一個特點是,它們晚上睡覺時是睡在樹上的。這樣可以最大化地保證它們在夜晚不會被敵人吃掉。如此高的警惕性保證了原雞的種族生生不息。那么如此這般的原雞又是怎么變成家雞的呢?
斯里蘭卡原雞
原雞是怎么變成家雞的呢?
在所有家養動物中,家雞目前是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飼養數量最多的動物。甚至它們的數量超過了豬,牛,羊等動物加起來的總和。
雞蛋
因為雞肉,雞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的家雞有240億只。而我國正是全世界范圍內地方雞品種資源最多的國家,一共有120余種,并且有著悠久的養雞歷史。
整個人類的馴養歷史大概要追溯到一萬年以前。當人類開始從狩獵采集轉向農耕定居的時候,就開始馴養動物了??脊艑W家通過對雞的遺骨分析,提出在我國,最早的一批被馴養的家雞應該是出現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時間大約在8000到11000年以前。
家雞
后來經過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發現這批雞應該是屬于原雞而非家雞。所以在我國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雞骨目前就是我國最早的家雞馴化的可靠證據了。這可以充分有效地將我國馴養家雞的時間推算到距今3300年前的商朝。
無獨有偶,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河谷的哈拉帕遺址也出土了家雞的雞骨和一些馴養痕跡。
家雞
在原雞的眾多種類分支從,無論從外形還是生活習性,還是DNA的生物對比,最有可能被馴養成家雞的要屬紅原雞。研究學者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現,剛開始的時候家雞的馴養過程中是遵循的“共棲模式”的。意思就是跟人類一起共同的生活,來去自由。
剛開始的時候,紅原雞會出現在人類居住的地方是因為它們被人類丟棄的食物所吸引,單純就是為了來覓食的。所以會頻繁地光顧人類居住的地方。
雞胸肉
而人類在剛剛看到紅原雞的時候,也是被它們美麗的外表所吸引。而且發現紅原雞可以幫助人類吃掉那些小蟲子。于是人類和紅原雞開始以共生的形式在一起。
所以人類在真正馴化并且開始飼養家雞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因為要吃雞肉或者是雞蛋,而是用于宗教的祭祀活動和觀賞娛樂活動的。
雞肉的營養成分表
只是慢慢的,人們發現紅原雞的蛋也可以吃,雞肉也不錯,可以很好地填飽肚子。這才開啟了開始了大規模的飼養模式。
小結
現在由于森林面積的大規模的縮減和人類的頻繁地捕殺紅原雞,紅原雞的數量也在不斷地減小。雖然在其他的國家,紅原雞沒有被列為保護動物,但是在我國,明確地將紅原雞列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
嚴禁做任何的買賣,獵殺和食用。罪行嚴重的還會直接大牢伺候。所以各位看官,可千萬別圖一時的野味,不小心把自己送進監獄哦。在野外,如果有幸能夠碰到紅原雞,大家飽飽眼福就夠了。拒絕野味,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