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仰望天空的時候,都會覺得星空宇宙是那么的神秘和迷人。自然科學的學科上也會告訴我們一些基礎的宇宙知識,現(xiàn)在我們?nèi)庋劭吹降男切牵械脑趲變|或者幾十億年前就已經(jīng)隕落了。
天文學家研究宇宙的秘密,更多的也是想知道我們?nèi)祟惖钠鹪矗€有就是在這么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別的高智商生物,讓我們?nèi)祟惒⒉皇沁@么孤獨的存在于宇宙之中。
美國NASA
NASA耗時20年完成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終于升空了,它承載著人們對探索宇宙的期望。那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鴿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當在網(wǎng)上搜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的時候,最常同它一起出現(xiàn)的詞就是“鴿王”,那就要從它被計劃起的那時了解起。
“鴿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在1989年9月,韋伯的上一代,哈勃空間望遠鏡距離發(fā)射還有半年的時間,NASA和美國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L)匯集了一百三十多名天文學家和工程師,舉辦以一場叫“下一代空間望遠鏡”的研討會。在研討會上他們認真地研究了哈勃當時的局限性,就此引出的下一代望遠鏡的暢想。
1996年的時候,NASA,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在天文學家艾倫·德雷斯勒(Alan Dressler)領導的委員會的提議下研制的一款紅外空間望遠鏡。來自20個國家地區(qū)數(shù)千名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對于詹姆斯韋伯,起初的預估成本只有5億美元,預計發(fā)射時間是2007年至2011年。
哈勃空間望遠鏡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對探測器制造嚴格的約束,成本也相對提高,這些細節(jié)的發(fā)展,讓韋伯望遠鏡的成本升至了10億美元。當設計中的核心部件開始投入生產(chǎn)的時候,大家也意識到,此時的成本已經(jīng)增長至16億美元。
2007年的時候,韋伯望遠鏡的設計才正式通過了前期的審查。由于它過于復雜的設計和很多技術的創(chuàng)新,在技術論證的環(huán)節(jié)就已經(jīng)用掉了20億美元,并且發(fā)射時間也推遲到2014年。
“鴿王”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當把理論上的設計真正變成實物的過程中,預算從起初的5億,變成了10億,20億,50億,80億甚至到最后的100億美元。因為韋伯望遠鏡預計的特殊軌道,必須要讓它一次成功,沒有后備計劃,不成功便會成為宇宙中最貴的垃圾。所以它需要大量地反復的實驗,為此消耗了大量的資源。
升空計劃一拖再拖,終于在2021年12月25日,它帶著人類的希望飛去了為它計劃好的軌道,這時已經(jīng)離它最初預計發(fā)射時間過去了十多年,離它最初被構(gòu)想出來的時間過去了25年,所以詹姆斯韋伯望遠鏡被稱之為“鴿王”。
為什么要設計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呢
集結(jié)了諸多智慧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是為什么要被設計出來呢?在它構(gòu)思計劃的時候,當時就有四個主要的目標。
恒星
其一,尋找大爆炸后宇宙中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光。宇宙大爆炸后,這些天體中的核反應形成了生命所必需的第一批重原子。
其二,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之前星系的演化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些猜測的成分,因為看不到這么遠所以想象出了無限的可能,而真正意義地觀察了這些,才能去證實哪些猜測是對的。
其三,了解恒星形成和行星系統(tǒng)的形成。
其四,研究行星系統(tǒng)和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猜想
這些官方所講述的四大目標,就是細化了人類不停探索的精神,除了想知道我們的去處,也想知道我們的來處。它可以用來觀測宇宙中最遙遠的事件和物體,探索宇宙的歷史,還有潛在的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環(huán)境特征。
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么會觀察到這么遙遠的過去呢?因為宇宙非常的龐大,當一個星系爆炸的時候,它的光速移動到我們地球的我時候,可能還是原始爆炸的那一瞬間,這些光經(jīng)歷100多億年的時間被現(xiàn)在的我們看到。
宇宙大爆炸
那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就是去收集這些光線,讓人們有機會更快地看到100多億年后才能被看到的光線,從而有機會去了解最初的宇宙信息。
了解這些宇宙的信息,從而真正地了解宇宙的歷史,而不是用天文學家推測這類的字眼。所以韋伯望遠鏡起初的設計指標就是能看到100多億年前宇宙誕生的“第一縷曙光”。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即將面臨的挑戰(zhàn)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雖然已經(jīng)升空了,但因其復雜的設計,它真正被使用還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它必須在至少344個關鍵時刻完成預先設定的動作,才會順利地按照原定的計劃運行。它有八個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主鏡,副鏡,穩(wěn)定翼,天線,太陽能陣列,科學儀器,遮陽板,航天器總線。
完成最后測試升空前的望遠鏡
每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都包含著無數(shù)復雜的小零件。詹姆斯韋伯望遠鏡預計展開過程就需要至少14天。舉個簡單的例子,遮陽板,在衛(wèi)星發(fā)射之初為了適應火箭的大小,遮陽板是折疊的,而遮陽板特制的材料,最外面的一層最厚只有0.05毫米,是非常復雜的。
升空前的測試
它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完成折疊和展開,薄膜和電纜的折疊和展開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尤其它是五層薄膜,并且是網(wǎng)球場大小的薄膜。
這些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紅外探測器也是重中之重,它需要在冷卻的環(huán)境下工作,為此斥資1.5億設計出了創(chuàng)新性的低溫冷卻器,它在工作中不能有絲毫的震動,但他又是個電力驅(qū)動裝置,如何保證它升空后正常工作也是關鍵。
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
它需要克服三百多個關鍵步驟,希望它可以完美地按照預期發(fā)揮它的作用。它的任務時間是五年,目標為十年。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初的名字是“新一代空間望遠鏡”,2002年以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
小結(jié)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一個非常前瞻性的設計。不少參與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建設工作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接受這項偉大人物的時候正值壯年,而如今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現(xiàn)在他們終于可以看著這枚傾注心血的望遠鏡飛上云霄,帶全世界的人們看一看宇宙的第一縷曙光。它肩負著人類太多的期望,它成功部署后將極大地推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或許它會帶領我們,了解到了一個全新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