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國名:洪都拉斯共和國
首都:特古西加爾巴(Tegucigalpa)。該國憲法規定首都由特古西加爾巴城和科馬亞圭拉城(Comayagüela)共同組成,稱作中央大區,面積1514平方公里,人口152.4萬。
面積:11.25萬平方公里,中美洲第2,北美洲第5,世界排名第101。海域面積24.95萬平方公里。
人口:1022.1萬(截至2022年12月)。
國旗:啟用于1949年1月18日,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面自上而下由藍、白、藍三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有五顆藍色五角星。國旗顏色來自原中美洲聯邦國旗的顏色。上下藍色寬條分別象征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白色象征對和平的追求;五顆五角星是1866年添加的,表達了組成中美洲聯邦的五個國家能再次實現聯合的愿望。
洪都拉斯國旗
國徽:啟用于1825年,國徽上用石頭筑成的巨大的蒙松尼克金字塔象征平等和正義,左右兩座方塔象征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碧波萬頃的海洋表示洪都拉斯的地理位置。背景中的藍天和彩虹交相輝映出對未來的向往和憧憬。一條寫有黃色西班牙文“洪都拉斯共和國1821年9月15日,自由、主權、獨立”字樣的橢圓形白色寬帶環繞金字塔,展現出精神的強度。頂部各色羽箭則代表當地土著居民,兩側裝滿玫瑰的羊角將豐富的自然資源高高舉起。底部,松柏和橡樹萬古長青,牢牢地生長著力量和希望。國家對人民發出召喚,用勞動和榮譽培養國民意識。瑪雅人的住房則象征洪都拉斯曾是歷史上光彩璀璨的瑪雅文化的發祥地。
洪都拉斯國徽
國歌:《洪都拉斯國歌》(National Anthem of Honduras)。由奧古斯托·柯耶羅作詞,卡洛斯·哈特林作曲,1915年采用為國歌。在一般的場合,僅演唱該曲的第七段,另外,該曲另有一非官方稱呼,即以副歌的第一句歌詞《您的旗是天國之光》 作為歌名。
國花:康乃馨。
國鳥:黃頸亞馬遜鸚鵡。
國家簡史
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4-7世紀,洪都拉斯西部為瑪雅文明中心之一。
150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此登陸,取名洪都拉斯(意為“深淵”)。16世紀被據為西班牙殖民地。
1821年9月15日獨立。
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
1838年聯邦解體后成立共和國。
地理環境
位于中美洲北部。北臨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與危地馬拉接壤。
屬于沿海國家,南北兩端分別瀕臨太平洋與加勒比海,海岸線長1033公里。
全境四分之三以上為山地和高原。山脈自西向東伸延,內陸為熔巖高原,多山間谷地,沿海有平原。北部有全國最大的群島巴伊亞群島(海灣群島)。
洪都拉斯地形圖
沿海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中部山區涼爽干燥,年平均氣溫23℃。全年分兩季,6月~10月為雨季,11月~5月為旱季。
主要河流:帕圖卡河、烏盧阿河;主要湖泊:約華湖(285km2)。
政治
1982年實行總統制共和制度。憲法規定國家實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的共和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多黨制國家,主要政黨:(1)執政黨,自由與重建黨(2011年從自由黨中分離成立)。(2)國民黨(又稱藍黨,1902年從自由黨中分離成立)。(3)自由黨(又稱“紅黨”,1881年成立)(4)拯救洪都拉斯黨(2019年成立)。
全國劃分為18個省:阿特蘭蒂達、科隆、科馬亞瓜、科潘、科爾特斯、喬盧特卡、埃爾帕拉伊索、弗朗西斯科·莫拉桑、格拉西亞斯·阿迪奧斯、因蒂布卡、海灣群島、拉巴斯、倫皮拉、奧科特佩克、奧蘭喬、圣巴巴拉、巴列、約羅。
洪都拉斯政區圖
2023年3月26日中洪建交。
經濟
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業系國民經濟主導產業,工業基礎較為薄弱。
森林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盛產優質木材。礦藏有銀、金、鉛、鋅、銅等。
主要生產并出口咖啡、香蕉、棕櫚油、蝦、食糖、煙草等農作物及鋅、鉛、銀等礦產品,主要出口對象國為美國、歐盟和中美洲國家。
貨幣單位是倫皮拉(Lempira)(1美元≈24.67倫皮拉),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約合296.5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831美元。
主要城市:圣佩德羅蘇拉、拉塞瓦、胡蒂卡爾帕等。首都特古西加爾巴是全國最大城市;科爾特斯港是全國最大海港,也是中美洲最大海港和世界前50大海港之一。
文化
民族方面,印歐混血種人占90%,其他依次為印第安人7%、非裔2%、歐裔1%。
語言方面,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
宗教方面,95.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重要節日,包括新年(1月1日),獨立日(9月15日),泛美日暨巴斯蒂利亞日(4月14日),莫拉桑日(10月3日),發現日(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