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條山脈,它是華夏最早的龍脈,孕育了大一統(tǒng)的秦漢與隋唐,是中華漢唐盛世的根;它是我國思想的源泉,誕生了偉大的著作《道德經(jīng)》,并由此繁衍出中國儒道兩座思想高峰;它還是一座詩歌的天堂,從蒼莽的古秦風到山水田園詩歌的頂峰;從詩仙李白、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無不對他謳歌贊美。
它不僅是我國最偉大的文化地標之一,也是我國最富有地理意義的山脈。它與淮河一起,一山一河構成了我國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秦嶺山脈。
秦嶺山脈總體概貌
秦嶺是我國橫貫東西的重要山脈,西起昆侖-巴顏喀拉山,中經(jīng)隴南、陜南,東部在陜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山脈南部一小部分由陜西延伸至湖北鄖縣, 全長1600公里,南北寬數(shù)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主峰是李白筆下:“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的——我國東部大陸上的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71米(不算臺灣島)。
狹義上的秦嶺位于北緯32°-34°之間,介于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北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中華龍脈的形成
秦嶺的形成與歷史上的兩次重大板塊運動有關,分別是發(fā)生于晚古生代的海西運動以及發(fā)生于三疊紀至早侏羅紀之間的印支運動,板塊之間的碰撞促使秦嶺所在位置的隆起。秦嶺原先是海洋,經(jīng)歷了數(shù)億年的地質(zhì)演化過程,自晚中新世以后開始了快速的隆升階段,成為了如今雄踞我國中部的龐大山脈群。
在地球內(nèi)部熱對流的作用下,秦嶺南北兩個密度、厚度大小都差不多的板塊逐漸靠近、擠壓,導致秦嶺地區(qū)的地勢被抬升,在抬升的過程中上層的地質(zhì)又會因承受不住上方的重量而坍塌,由此形成了褶皺山脈——秦嶺。
漢帝國版圖(漢武帝時期)
在這里誕生了我國的第一帝國——秦漢帝國,秦出武關橫掃六合,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秦,也為中華龍脈秦嶺定名;漢承秦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再次統(tǒng)一并擴張至西域,為中華主體民族漢族定名。延續(xù)魏周余蔭,隋代結束最長的動蕩分裂時期,宇內(nèi)重歸中華第二帝國——隋唐帝國,并由唐朝成就了中華民族第二次盛世(貞觀至開元)。漢唐盛世令中華民族成為世界東部各民族必須仰止的高山、學習的榜樣,成為東方文化暨中華文化圈的中心。
唐朝極盛時期版圖
西部開拓,東部守成,大秦嶺山脈的雙子城西安與洛陽成為我國定都時間最長、朝代最多的兩大古都。兩周、秦與兩漢、北朝直至隋唐,西安與洛陽輪流成為中華首邑,直至漕運的興起、經(jīng)濟的南移才逐步退居幕后。
我國最重要的一條地理標志
秦嶺淮河一線是東西走向的,它是一月份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量線的通過地,再加上冬天的時候,秦嶺能夠阻擋寒潮南下,夏天又能阻擋潮濕的海風進入西北地區(qū),導致這條線的南北地區(qū)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nóng)業(yè)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也就成為了中國東部地區(qū)乃至全國最重要的一條分界線。
在地理位置上,它是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上連昆侖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下接淮河),大地形上是黃土高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它是我國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的天然分水嶺,從小地形上是黃河流域關中平原與長江流域漢中谷地的分界線。
在氣候上,它是我國最重要的等溫線之一,一月份中國0℃等溫線組成部分;因此它是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暨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它還是我國最重要的等降水線之一,是我國800mm等降水線的組成部分;因此它是我國濕潤與半濕潤地區(qū)分界線暨豐水區(qū)域與過渡區(qū)域的分界線。
在土壤植被水文上,它是紫土(四川盆地)與黃土(黃土高原)的分界線;由此成為了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分界線。因為氣候帶的區(qū)分,成為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分界線,同樣因此,它是我國冬季河流結冰與否的分界線,還是一年兩熟或三熟的分界線。
秦嶺在中國的位置
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
秦嶺是中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中藥文化”、“鐘馗文化”、“財神文化”、“隱居文化”、“山水詩歌文化”的圣地,能聚集眾多文化于一身的唯有此山,所以它才是我國歷史上的萬山之祖——昆侖山。
老子在此著作《道德經(jīng)》,孔子問道于老子,尹喜傳道在樓觀,儒家與道家兩座我國思想史上的高峰出自秦嶺。商山四皓、漢初三杰的張良、詩佛王維均隱居于此。秦嶺的天然藥庫成就了藥王孫思邈;文財神劉海、武財神趙公明、捉鬼達人鐘馗都出生在此;文史真人尹喜在此創(chuàng)設道教樓觀派教義,一代道宗王重陽在此成立道教兩大派之全真道;從白馬寺到鳩摩羅什再到唐玄奘,中國佛教六大宗派,五大祖庭均落地秦嶺之間。
仙都終南山
秦嶺擁有著數(shù)千年的文化積淀,天下第一福地——終南山、西岳——華山、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所在地——驪山、天下九塞之一——崤山、東方金字塔——邙山均在此匯聚。
華山天下險
驪山——烽火戲諸侯
四大國寶的故鄉(xiāng)
秦嶺南坡自下而上分為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5個氣候帶;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4種氣候。南北坡溫差很大,能達到6-7攝氏度。由此眾多植物物種均可生存,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
茂盛的植被,人類不容易踏足的地勢,使得秦嶺成為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它是中國大熊貓分布的最北界線,也是世界上野生大熊貓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區(qū)。最后的世界珍禽朱鹮被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于秦嶺中段南坡的洋縣,經(jīng)過30多年的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種群數(shù)量已近2000只,秦嶺成為它優(yōu)良的棲息地。秦嶺金絲猴也在南北兩側廣泛分布。秦嶺最大的野生動物秦嶺羚牛,遍布東西,隨處可見。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被譽為秦嶺“四大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