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啥孩子被大人吼后,不生氣反而求抱抱?知道真相后,你還敢吼嗎
①感覺被拋棄
不僅是孩子,成年人在面對被拋棄的感覺時,都會感到痛苦害怕,有些時候甚至會情緒失控。
比如戀人分手的時候,被分手的一方就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這時候,從小內心就缺乏安全感的人,情緒就會特別地激動。
不管是苦苦哀求對方留下來,還是憤怒地指責對方,這是在努力拯救我們那種被拋棄的感覺。就算能平靜地對待分手,接下來還要找自己的朋友好好地傾訴一番。因為這個時候,最需要朋友的關心,來證明自己沒有被拋棄。
被拋棄的感覺,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殺傷力,因為這是人類的進化的結果。在進化之路上,那些被部落拋棄的獨立個體,很難存活下來,所以這種感覺會給我們帶來生理上的直接的恐懼。
好在成年人有成熟的大腦,他有理性去面對這種恐懼。而一個發育不成熟的孩子,他只能尋找那個能為他提供保護的那個人。
②失去安全感,渴望身體上的接觸和情緒上的安撫
給自己帶來危險,讓自己失去安全感的明明就是自己的媽媽,但是在這種失去安全感的時候,還是需要去找自己的媽媽。
看起來很矛盾,但對于孩子來說,卻是必然的事情。
在失去安全感,感覺自己處在危險的時候,孩子天然的第一反應,就是回到自己的安全基地中。不論這個傷害是否來自這個基地。
他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時候,作為安全基地的爸爸媽媽能給他身體上的接觸和情緒上的安撫。
最好的辦法,就是抱起來,摸一摸,嘴上說一些溫柔安慰的話語。如果得不到安撫,那這種恐懼就會藏入潛意識,內化為他的性格。
偶爾一次,應該沒什么大的問題。但如果孩子經常被吼,還得不到安撫,他性格大概率會是怎樣呢?
二:經常被吼的孩子,性格更可能會是怎樣的?
①冷漠、缺乏共情
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要學著去適應媽媽的性格。隨著逐漸長大,對于自己的要求,媽媽會怎么回應,他都會有大概的預估。
盡管還不會說話,但他能精準預測,在自己哭鬧的時候,媽媽會是溫柔地安撫還是大聲責罵。
如果媽媽總是吼罵自己,孩子為了避免被傷害,就會盡量控制自己與母親的交流,與媽媽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
在這個距離上,媽媽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但又不至于被她注意到。
小心翼翼維持這樣的平衡,讓小小的心靈被深深地焦慮控制著??偸沁^分專注于自己的內心,對于外界就會缺乏洞察。
他會變得冷漠,缺乏共情。
②膽小、自卑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很膽小、自卑,就氣不打一處來。那畏畏縮縮的樣子,總惹得我們忍不住發脾氣,想著打罵能讓他膽子大一點。
殊不知,孩子膽小就是這樣被吼出來的。像上文那個小男孩,被吼了以后,還沒人給予安撫的抱抱。他就會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不可能是一個膽大的孩子。
一個孩子從小敢于大膽地去探索世界,長大以后去熱烈地生活,勇敢地做事情,這樣做的底氣來源于他內心滿滿的安全感。
所以,我們從小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多去抱抱孩子,當孩子哭鬧,學會用理解接受的方式去處理。
孩子需要愛,如果這個簡單的要求都被粗暴地拒絕,那么他未來表達愛和接受愛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在親密關系中,對于表達愛有著害怕、厭惡、恐慌的情緒的很多人,大多曾經有過一些不堪回首的童年。
然而生而為人,我們都需要與他人的情感聯結,否則,我們將陷入孤獨的恐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