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地區的河流水系主要包括珠江水系和一些獨流入海的小河。
廣州珠江夜景
一、巨川、小河與地下河
無論是巨川還是小河,基本上由北或西北向南或東南流動,幾乎都獨流入海。
源遠流長的珠江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千米,占全區總面積的80.5%。
華南地區主要河流
眾多獨流入海的中小河流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近150條,由東到西較大的河流有:榕江、練江、螺河、陽江、鑒江、廉江、欽江、防城河、北侖河和南渣河等。其中北侖河是我國與越南的界河。
華南地區河流具有山區性河流特點:坡陡,流急,急灘多,沿海及海南島的小河更為突出。河流下游都有肥沃的三角洲和沖積平原,是農業生產基地。
漓江流域的喀斯特地貌
區內巖溶地下水分布面積約10.3萬平方千米。有地下河系發育。據不完全統計,僅廣西的大小地下河就有604條。
廣西樂業縣樂業地下河干流長63千米,貴州獨山縣黃后地下河干流長56.5千米。地下河的匯水面積大的有1646平方千米,小的幾十平方千米。
連州地下河
有許多地段,地下水與地表水相互轉化,使地下河徑流季節變化明顯。
二、不同的水系結構
珠江流域的水系猶如一株大樹,各級支流如樹枝,西江、北江和東江匯入珠江三角洲后,就像將樹根深深地插入南海之中。
粵西、桂東獨流入海河流也有屬樹枝狀水系的。
海南島和雷州半島的河流都由中央山地向四周輻射,形成輻射狀水系,例如海南島上的南渡江、萬泉河與昌化江等中小河流均發源于黎母嶺,流向四方,注入海洋。
雷州半島上的河流流向與海南島的相似。
三、我國南方大河一珠江
珠江是我國南方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千米,河長2214千米,其中有11590平方千米的面積在越南境內。河川年徑流量為3360億立方米,但年徑流深達741毫米,大于長江,是水資源十分豐沛的大河。
珠江廣州段
珠江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來才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因此具有復合流域和復合三角洲的特點。
西江是珠江的主流。西江、北江、東江分別從西北、北和東北匯入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是由這三條河流及其他諸河的三角洲復合而成。
西江
珠江流域中以西江流域面積最大,占全流域面積的76.4%,以下依次為北江(占10.1%)、東江(占6.3%)和三角洲(占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