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我想大家也一定對它相對來說比較熟悉吧,因為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都會隨處可見的。它主要廣泛應用于化工行業,食品機械,機電行業,環保行業,家用電器行業及家庭裝潢,精飾行業,給予人們以華麗高貴的感覺。
不銹鋼的品種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以下這三種:
1.不銹鋼主要成分:一般含有鉻(Cr)、鎳(Ni)、鉬(Mo)、鈦(Ti)等優質金屬元素。
2.常見不銹鋼:有鉻不銹鋼,含Cr≥12%以上;鎳鉻不銹鋼,含Cr≥18%,含Ni≥12%。
3.從不銹鋼金相組織結構分類:有奧氏體不銹鋼,例如:1Cr18Ni9Ti,1Cr18Ni11Nb,Cr18Mn8Ni5。馬氏體不銹鋼,例如:Cr17,Cr28等。一般稱為非磁性不銹鋼和帶有磁性不銹鋼。
雖然不銹鋼的應用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但不銹鋼的應用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它的表面處理技術發展程度。常用不銹鋼表面處理技術有以下幾方面。
目前對不銹鋼鍛件表面進行處理方法品種:①表面本色白化處理;②表面鏡面光亮處理;③表面著色處理。
1.表面本色白化處理:不銹鋼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卷板、扎邊、焊接或者經過人工表面火烤加溫處理,產生黑色氧化皮。這種堅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種EO4成分,以前一般采用氫氟酸和硝酸進行強腐蝕方法去除。但這種方法成本大,污染環境,對人體有害,腐蝕性較大,逐漸被淘汰。
目前對氧化皮處理方法主要有二種:
⑴噴砂(丸)法:主要是采用噴微玻璃珠的方法,除去表面的黑色氧化皮。
⑵化學法:使用一種無污染的酸洗鈍化膏和常溫無毒害的帶有無機添加劑的清洗液進行浸洗。從而達到不銹鋼本色的白化處理目的。處理好后基本上看上去是一無光的色澤。這種方法對大型、復雜產品較適用。
2.不銹鋼表面鏡面光亮處理方法:根據不銹鋼鍛件的復雜程度和用戶要求情況不同可分別采用機械拋光、化學拋光、電化學拋光等方法來達到鏡面光澤。這三種方法優缺點如下:
(1)機械拋光整平性好,光亮勞動強度大,污染嚴重,復雜件難加工,光澤下降,投資及成本較高簡單工件,中、小產品,復雜件無法加工整個產品光澤達不到一致,光澤保持時間不長。
(2)化學拋光投資少,復雜件能拋,效率高,速度快光亮度不足,拋光液要加溫,有氣體溢出,需要通風設備復雜產品,光亮度要求不高的產品可選用小批量加工較合算。
(3)電化學拋光達鏡面光澤,長期保持,工藝穩定,污染少,成本低,防污染性好一次性投資大,復雜件要裝工裝,輔助電極,大量生產要降溫高擋中小件產品,要求長時間保持鏡面光亮產品工藝穩定,易操作,可廣泛推廣使用。
3.表面著色處理:不銹鋼著色不僅賦予不銹鋼制品各種顏色,增加產品的花色品種,而且提高產品耐磨性和耐腐蝕性。
不銹鋼著色方法有如下幾種:
⑴化學氧化著色法;
⑵電化學氧化著色法;
⑶離子沉積氧化物著色法;
⑷高溫氧化著色法;
⑸氣相裂解著色法。
各種方法簡單概況如下:
⑴化學氧化著色法:就是在特定溶液中,通過化學氧化形成膜的顏色,有重鉻酸鹽法、混合鈉鹽法、硫化法、酸性氧化法和堿性氧化法。一般“茵科法”(INCO)使用較多,不過要想保證一批產品色澤一致的話,必須用參比電極來控制。
⑵電化學著色法:是在特定溶液中,通過電化學氧化形成膜的顏色。
⑶離子沉積氧化物著色法化學法:就是將不銹鋼鍛件放在真空鍍膜機中進行真空蒸發鍍。例如:鍍鈦金的手表殼、手表帶,一般是金黃色。這種方法適用于大批量產品加工。因為投資大,成本高,小批量產品不合算。
⑷高溫氧化著色法:是在特定的熔鹽中,浸入工件保持在一定的工藝參數,使工件形成一定厚度氧化膜,而呈現出各種不同色澤。
⑸氣相裂解著色法:較為復雜,在工業中應用較少。
不銹鋼的品種這么多樣化,根據不同的不銹鋼材質,可以選擇相對應的處理表面的方法,運用各自合適的處理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對不銹鋼鍛件進行合理的處理,達到相對好的效果,從而更加保證了不銹鋼鍛件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