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臺設備的維修過程是什么?
電氣設備維護應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祥泰電氣提示主要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設備故障應在萌芽狀態消除。主要任務是防止連接器松動和異常磨損,監督操作人員按照設備使用規程正確使用設備,防止設備事故發生,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維護周期,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為生產提供良好服務。
2.認真貫徹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空壓站、泵房、電極殼生產車間設備)實行包機制(包使用、包維護、包維護)和機長責任制,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定責任。
3、堅持使用與維護相結合的原則。操作人員在設備日常維護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維護好),四會(使用、維護、檢查、故障排除),三懂(懂結構、原理、性能)。各種設備操作人員(司機)必須經過培訓,才能滿足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要求。考試合格后,他們可以獲得操作證書。
4.嚴格執行日常維護(維護)和定期維護(維護)制度。日常維護:操作人員每班照例進行維護,包括班前檢查;注意檢查班內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班后清潔維護,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5、堅持合理規劃、科學維護的原則,設備維護的重點是提高維護工作質量,減少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運行率。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做出合理的規劃和預防性的計劃維護,并注意采用科學的維護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② 設備維護標準操作規程有哪些步驟?
一、總則:
1、本設備維修規程的適用范圍
1.設備結構簡述.
1.2設備的主要部件.
1.三是構件的規格和性能.
1.四是設備的主要技術參數.
二、設備完好標準
2.1 零件齊全完好,質量符合要求.
2.2 設備運行正常,性能良好,達到預定能力.
2.技術資料齊全、準確.
2.設備和環境整潔,無跑、冒、滴、漏.
三、設備維護
3.1日常維護.
3.2定期檢查內容.
3.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四、設備維修周期及維修內容:
4.維修周期:分為大修、中修、小修
4.2檢修內容:
4.2.1小修內容
4.2.2中修內容
4.2.3大修內容
五、檢修質量及檢修標準
5.簡述了維修方法
5.2.維修質量標準
六、試車與 驗收
6.1驗收
6.2試車
七、維修安全注意事項
八、備件使用壽命及報廢標準
根據上述項目內容逐項編寫,基本全面。
③ 設備維修管理有哪些步驟?
你想知道哪個行業?每個行業的設備管理都不一樣~需要有針對性!
④ 維修設備必須辦理哪些手續?
這取決于設備屬于那種性質的設備,如企業貴重生產設備,或普通生產、輔助設備,應按照設備所在公司的使用部門,按照企業設備維修管理流程的規定進行書面維修聯絡單,申請設備維修管理部門,由專業維修技術人員,對設備維修故障進行確認檢查,企業維修人員是否可以維修,如需外發維修,應由企業專職維修人員,編寫設備外發維修申請報告,并注明外發維修的原因,以及設備維修后的性能精度要求標準,一并報企業主管設備領導審批,審批后按企業外發設備程序,對各類設備外發內容進行詳細注冊,特別是貴重稀有精度較高的設備和儀器儀表,防止外部設備維修供應商進行不必要的調查,間單流程為設備運行異常-檢查原因-書面維修單-專業設備維修部門對故障分析-申請外發報告-審批-外部維修單位資質-維修相關協議-設備驗收
⑤ 設備維修的發展過程是什么?
設備維修體系的發展過程可分為事后維修、預防維修、生產維修、維修預防和設備綜合管理五個階段。
1、事后維修
事后維修是指設備故障后的維修。這種維修方法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生故障,缺乏維修前的準備,因此維修停止時間較長。此外,由于維修沒有計劃,往往會破壞生產計劃,影響交貨期。事后維修是一種相對原始的設備維修系統。目前,除了小型、不重要的設備外,它還被其他設備維修系統所取代。
2、預防維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工生產非常繁忙,但設備故障經常破壞生產。為了加強設備維護,減少設備停工維護時間,設備預防維護制度出現了。該系統要求設備維護以預防為主,在設備應用過程中做好維護工作,加強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根據零件磨損規律和檢查結果,在設備故障前有計劃地進行維修。由于加強了日常維護工作.延長了設備的有效壽命,由于維修計劃,便于維修前的準備,大大縮短了設備維修的停止時間,提高了設備的有效利用率。
3、生產維修
雖然預防性維護具有上述優點,但有時會增加維護工作量,導致過度維護。為此,1954年又出現了生產和維護。生產和維護要求組織設備維護,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益。其特點是根據設備的重要性選擇維護方法,關鍵設備采用預防性維護,對生產影響不大的一般設備采用后期維護。這樣,一方面,我們可以專注于重要設備的維護,但也可以節省維護成本。
4、維修預防
在設備維護工作中,人們發現,雖然設備的維護、維護和維修工作對設備的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有很大的影響,但設備本身的質量往往對設備的使用和維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設備的固有缺陷往往是維修工作的主要方面。因此,1960年出現了維護和預防的想法。這意味著在設備的設計和制造階段考慮維護問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易于維護,以便在未來的使用中盡可能減少或不發生設備故障。一旦發生故障,維護工作也可以順利進行。維護和預防是設備維護系統的重大突破。
5、設備綜合管理
在預防公共設備維修的基礎上.20世紀70年代初,從行為科學和系統理論的角度,形成了設備綜合管理的概念。設備綜合工程,或設備綜合管理.英文原名Terotechnology,這是對設備進行全面管理的重要途徑。1970年在英國成立,然后在歐洲國家傳播。這是一場設備管理革命。在引進和學習的過程中,日本結合生產維護的實踐經驗,創建了一個全面的生產維護體系,是日本設備的綜合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企業中應用的發展。設備維修領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基于狀態進行了維修(Condition-basicmaintenance)和智能維修(Intelligentmaintenance)等新方法。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基于狀態維護的(PLC)用于生產系統的外觀現在可以連續監控設備和加工參數。基于狀態的維護是PLC直接連接到在線計算機,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如果與標準正常公差范圍有偏差,將自動發出報警(或維修命令)。這種維護系統的安裝成本可能很高,但可以大大提高設備的使用水平。
智能維護,或自我維護,包括電子系統自動診斷和模塊化置換裝置,將連續向中央工作站提供遠程設施或機器的傳感器數據。通過這個工作站,維護專家可以得到專家系統和神經網絡的智能支持,完成決策任務。然后,命令將發布到遠程現場,并開始維護常規程序。這些程序可能涉及調整報警參數值、啟動機器上的測試振動裝置、驅動備用系統或子系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遠程維護監控系統正在開發中(RMMS).它是維護自動化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例子。在某些例子中,機器人技術可以用于遠程模塊置換。
⑥ 維修工設備的維修程序是什么?
第六條汽車維修經營者必須有明確的質量負責人和質量檢驗員,質量檢驗員必須經過內地汽車維修行業容量管理部門的培訓、考核,取得汽車維修檢驗員證書后方可上崗。
第七條汽車維修經營者必須做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和嚴格遵守與企業維修類別相適應的技術管理、計量管理和質量檢驗規章制度。
第八條汽車維修經營者在維修生產中必須遵守下列法規和標準:
(一、國務院發布的《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的有關規定;
(2)國家標準局發布的汽車維修技術條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機動車允許噪聲及測量方法、汽柴油車排放標準及測量方法;
(3)交通部第13號令發布的《汽車運輸車輛技術管理條例》;
(4)交通部頒布的汽車維修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