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型材氧化著色顏色不一致的三點原因
一、陽極氧化的原因
1、氧化染色原理
眾所周知,陽極氧化膜是由大量垂直于金屬表面的六邊形晶胞組成,每個晶胞中心有一個膜孔,并具有極強的吸附力,當氧化過的鋁制品浸入染料溶液中,染料分子通過擴散作用進入氧化膜的膜孔中,同時與氧化膜形成難以分離的共價鍵和離子鍵。
這種鍵結(jié)合是可逆的,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解吸附作用。因此,染色之后,必須經(jīng)過封孔處理,將染料固定在膜孔中,同進增加氧化膜的耐蝕、耐磨等性能。
2、陽極氧化工藝對染色的影響
在氧化染色整個流程中,因為氧化工藝原因造成染色不良是比較普遍的。氧化膜的膜厚和孔隙均勻一致是染色時獲得均勻一致顏色的前提和基礎,為獲得均勻一致的氧化膜,保證足夠的循環(huán)量,冷卻量,保證良好的導電性是舉足輕重的,此外就是氧化工藝的穩(wěn)定性。
總而言之,陽極氧化作為染色的前工序,是染色的基礎。陽極氧化的問題在染色之前,我們很難看到或者根本無法看到,一旦染上色之后,我們會清晰地看到諸如顏色不均勻的現(xiàn)象。而此時,生產(chǎn)工作者往往會把問題的原因歸于染色的不正常,而忽略在氧化工藝上尋找原因。我在剛接觸氧化染色時就常犯這些錯誤。
二、染色的原因
1、染色前的水洗
陽極氧化之后,氧化膜的膜孔中殘留有硫酸溶液,因此,染色之前必須將鋁制品徹底清洗干凈。避免給染色槽帶人雜質(zhì)離子,尤其是磷酸根離子、氟離子等,在染色槽之前設立純水清洗,并且要對水質(zhì)進行監(jiān)控是十分必要的。
2、染色槽的配制
在染色所用的染料中,大多數(shù)是有機染料,有機染料容易發(fā)霉。為有效地防止槽液發(fā)霉,配制槽液前,可以用漂白粉,苯酚一類的藥物將槽體消毒。配制槽液時,加人防霉劑可以有效地延長染色液的使用時間。槽液配好之后要存放數(shù)小時,才能投入使用,為保證ph值穩(wěn)定,可以加入醋酸——醋酸鈉緩。
3、染色過程控制
(1)溫度;
(2)染料濃度;
(3)時間;
4、染色后水洗
染色之后,要將鋁制品進行水洗,以除去附在鋁制品表面的浮色,此時要注意水洗槽的水質(zhì),因為染料分子與氧化膜的結(jié)合是可逆的,當水中存在較多雜質(zhì)離子時,會促使染料分子與氧化膜分離進入水中,此時就表現(xiàn)出褪色,這種褪色往往是不均勻的,最終導致同一支料上產(chǎn)生色差。
三、封孔的原因
封孔處理是陽極氧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氧化染色后,唯有進行封孔處理才能保證染色膜的原有顏色,封孔工藝可以有多種,蒸氣封孔、熱水封孔、中溫封孔都是不錯的選擇,部分染料還可以選擇冷封孔工藝。封孔后可能會因為褪色而使顏色較封孔前略為變淺,但只要稍加注意即可。
染色作為陽極氧化后處理的一個分支,因其悅目的色彩,相信會得到大力的應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