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件按坯料在加工時的溫度,可分為冷鍛溫鍛和熱鍛。冷鍛一般是在室溫下加工,熱鍛是在高于金屬坯料的再結晶溫度下加工。
鍛件結構變化的一般特性和順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鍛件在形變的初始階段,相當于前面所述的£=0.07---0.1的那部分,形成其有高密度位錯的亞結構。這些位錯可以是均勻分布或是成為脆狀亞結構的亞晶界。這些亞結構類型在冷變形中也可以觀察到 ,當軟化的過程還不明顯時,熱形變的這個階段可以命名為熱加工硬化階段。與此相對應的亞結構被稱為“熱加工”亞結構。
2.鍛件在形變的第二階段中,包括變形曲線的上升部分但:>O.07-0.1。此時,強化系數降低。由于 軟化過程的增強,形成了多邊形亞晶界。亞晶粒邊界區域內有相當高的自由位錯密度。在形變過程中, 熱加工結構逐漸被多邊形亞結構代替。
多邊化的亞結構自身也在變化。首先,形成沿著一定的晶面分割 晶粒的亞晶界。隨著應力的增加,亞晶粒邊界沿著更多的晶面形成。
因此,穿過最初的亞晶粒,加之因邊界吞并而使亞晶粒的圓化,過程及多邊化,反復多邊化過程。結果形成了近乎等軸的亞晶粒。在形變 稍微超過穩定階段的起始階段條件下,隨著完整多邊化的亞結構及等軸晶的形成,這個階段完成。
3.鍛件等軸多邊形亞結構在下一個形變階段恒應力的實際過程中,保持不變。亞晶粒尺寸的穩定性 是通過反復多邊化—在平衡距離下亞晶粒邊界的形成和破壞的連續過程來保證。
因此,在最后兩個階段 中,動態多邊化是結構形成的主要過程。和應力及金屬亞結構連續轉變的同時,進行與形變圖的上升部分相對應£=0.07---1直到£max的多邊化過程。
所以,熱變形的這個階段被稱為非穩定的動態多邊化階 段。鍛件在熱形變的下一個階段中,應力和最終形成的多邊形結構不再變化,并且,它可以稱為穩定動態多邊化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