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工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不可能將零件的每一個幾何參數加工得與理想幾何參數完全相符,總會產生一些偏離。這種偏離,就是加工誤差。
獲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試切法
即先試切出很小部分加工表面,測量試切所得的尺寸,按照加工要求適當調刀具切削刃相對工件的位置,再試切,再測量,如此經過兩三次試切和測量,當被加工尺寸達到要求后,再切削整個待加工表面。
試切法通過“試切-測量-調整-再試切”,反復進行直到達到要求的尺寸精度為止。
試切法達到的精度可能很高,它不需要復雜的裝置,但這種方法費時(需作多次調整、試切、測量、計算),效率低,依賴工人的技術水平和計量器具的精度,質量不穩定,所以只用于單件小批生產。
2、調整法
預先用樣件或標準件調整好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的準確相對位置,用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因為尺寸事先調整到位,所以加工時,不用再試切,尺寸自動獲得,并在一批零件加工過程中保持不變,這就是調整法。
例如,采用銑床夾具時,刀具的位置靠對刀塊確定。調整法的實質是利用機床上的定程裝置或對刀裝置或預先整好的刀架,使刀具相對于機床或夾具達到一定的位置精度,然后加工一批工件。
3、定尺寸法
用刀具的相應尺寸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尺寸的方法稱為定尺寸法。它是利用標準尺寸的刀具加工,加工面的尺寸由刀具尺寸決定。即用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鉸刀、擴孔鉆、鉆頭等)來保證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精度。
定尺寸法操作方便,生產率較高,加工精度比較穩定,幾乎與工人的技術水平無關,生產率較高,在各種類型的生產中廣泛應用。例如鉆孔、鉸孔等。
4、主動測量法
在加工過程中,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尺寸,并將所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的尺寸比較后,或使機床繼續工作,或使機床停止工作,這就是主動測量法。
5、自動控制法
這種方法是由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它是把測量、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一個自動加工系統,加工過程依靠系統自動完成。
尺寸測量、刀具補償調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機床停車等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自動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時,零件就是通過程序的各種指令控制加工順序和加工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