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仰光大金塔的維修歷史
1989年9月,緬甸政府對大金塔又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拓寬了4條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在塔的四周安裝了有玻璃窗的電梯,使大金塔加倍雄偉壯觀和雄壯堂皇。由于此塔建在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圣山上,以是不管人們站在市內的哪一個位置,都能瞥見金光燦燦的塔頂。若是站在塔頂上,仰光市全貌可一目了然。
㈡ 仰光大金塔履歷了什么歷史呢
1492年,信修浮的孫子勃尼亞金道在大塔周圍修筑了48座小塔。16世紀,東吁王朝國王曾給大金塔貼金、升傘。
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達勃因王在佛塔基部建了金銀傘形花塔,并獻上了嵌有2000顆紅寶石的頂傘。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壇周圍建佛殿,并鑄造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厥后他還在大金塔西北面鑄造了一口25.6噸重的銅鐘。1871年,敏東王為大金塔重修了寶傘,這頂寶傘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大金塔上的寶傘。第二次英緬戰爭最先后的80年中
大金塔被英國殖民者占領。1929年,在緬甸人民不懈的斗爭下,大金塔又回到了緬甸人手中。現在,緬旬有一個專門治理委員會認真募捐修繕金塔。每隔3~5年會為大金塔貼金整修一次。大金塔就像一座不停生長的露天博物館,紀錄著緬甸人的歷史,包羅著緬甸人那份對自身信仰的熱情與執著。
㈢ 緬甸仰光大金塔為什么沒有被立為天下遺產
緬甸素有“佛塔之國”的美譽,無論是名城故都照樣窮鄉僻壤,佛塔隨處可見。若是把緬甸的諸多勝景事跡比喻成皇冠的話,那么仰光大金塔就是這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仰光在緬語中的意思是“戰爭終止”。仰光地處富裕的伊洛瓦底江的下游三角洲,四序常青,終年鮮花盛開,天氣宜人,是緬甸政治、軍事和文化的中央,同時距離仰光34公里的仰光港也是緬甸最大的口岸,仰光敏加拉洞機場也是天下的航空樞紐,因此,仰光自然成為了天下的交通樞紐。 在翠綠的樹林中,有兩個靈秀的大湖:皇家湖和茵雅湖,在茵雅湖畔的丁固達拉山上,高聳著舉世著名、雄偉壯麗、無與倫比的仰光大金塔。仰光大金塔的緬語名為“瑞德宮”塔,始建于前六世紀,它地處仰光市中央,高113米,從底至頂按壇臺、云鑼座、緣缽鐘座、飛檐座、蓮座、蕉包的順序層層砌高,頂部由寶傘、風標和鉆球組成。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眾星捧月狀圍繞周圍,每座小塔的壁龕內均供奉著巨細紛歧的佛像,氣概恢弘壯麗。主塔和小塔均貼滿金箔,僅主塔就貼金7噸多。塔頂有一把寶傘,寶傘下鑲有5448顆鉆石和2000顆寶石,頂端的鉆石重達76克拉。在寶傘上還懸掛著1065盞金玲和420盞銀鈴,微風過處,鈴聲響亮悅耳。 關于這樣一個關于大金塔的故事,相傳公元前585年,印度發生饑荒,有個叫科迦達普陀的兩兄弟載著一船大米去拯救災民,在印度的那棵神圣的菩提樹下他們遇到了佛祖釋迦牟尼,佛祖賞給了他們8根頭發,并告訴兩兄弟佛發要和原先埋在丁固達拉山的三佛舍利埋在一起。那三佛舍利是指拘留孫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濾水器和迦葉佛的袈裟。科迦達普陀兩兄弟在神殿輔助下找到了三佛舍利,把三佛舍利和佛祖的8根頭發盛于紅寶石盒中埋于一處,并在上面修建佛塔供人瞻仰,這就是仰光大金塔的前身。因此大金塔又稱“四佛舍利塔”,四佛舍利同葬一處的傳說使得大金塔成為釋教徒的一個圣地,2000多年來香火不停,盛名遠播。 在大金塔的東南角有一棵菩提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旁圣樹移苗而來的。在大金塔的周圍,佛堂佛殿佛亭佛龕鄰次接彼,佛像與其他釋教國家氣概迥異,莊重而不失華美,在整其中南半島各個釋教國家中,純金打造的佛塔并不罕有,但仰光大金塔以其規模之遠大、造型之華美、歷史之悠久、傳說之神圣,成為釋教圣地;同時,又由于其代表著怪異的藝術成就、是一種締造性的天才杰作、對中南半島的釋教修建有著深刻的影響、是人類歷史上修建藝術的 卓越類型、與傳統頭腦信仰和藝術有著直接和實質性的聯系,綜上緣故原由,緬甸仰光大金塔被列入天下文化遺產名錄。
㈣ 仰光大金塔的歷史靠山是怎樣的
大金塔由始建到現在已經被修繕多次。仰光大金塔初建時僅九米高。1450年,勃固王勃尼亞揚重修大金塔,將它增高至92米。1453年登位的緬甸歷史上惟逐一位女王信修浮與其婿達摩悉提王對大金塔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葺,把塔基用石塊修砌,在塔周圍建上佛亭,并鑄造了一口200多噸重的銅鐘。1492年,信修浮的孫子勃尼亞金道在大塔周圍修筑了48座小塔。16世紀,東吁王朝國王曾給大金塔貼金、升傘。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達勃因王在佛塔基部建了金銀傘形花塔,并獻上了嵌有2000顆紅寶石的頂傘。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壇周圍建佛殿,并鑄造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厥后他還在大金塔西北面鑄造了一口25.6噸重的銅鐘。1871年,敏東王為大金塔重修了寶傘,這頂寶傘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大金塔上的寶傘。第二次英緬戰爭最先后的80年中大金塔被英國殖民者占領。1929年,在緬甸人民不懈的斗爭下,大金塔又回到了緬甸人手中。
㈤ 仰光大金塔的修建緣故原由是什么
仰光大金塔另有一個名字:瑞光大金塔。這座釋教塔的修建緣故原由另有著一段與佛祖釋迦牟尼相關的神圣傳說。公元前585年,印度發生饑荒,有一對叫科迦達普陀的兄弟載著一船大米去拯救災民。在印度時,他們在一棵菩提樹下巧遇了佛祖釋迦牟尼。他們向佛祖敬獻了蛋糕。佛祖賞給了他們八根頭發。佛祖告訴這兩兄弟,佛發要與原先埋在丁固達拉山崗的另外三件佛寶一起埋葬。那三件佛寶指的是拘留孫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濾水器與迦葉佛的袈裟。科迦達普陀兩兄弟在神的輔助下找到了三件佛寶,把三件佛寶和佛祖的八根頭發葬于一處,并在其上修建了大金塔的前身。
㈥ 既然仰光大金塔上有那么多的黃金和有數的寶石鉆石,它怎么沒有被偷取呢,尤其在二戰緬甸被侵略者占領時
緬甸仰光大金塔是緬甸的象征,緬甸的自滿。它金碧絢爛,寶光燦燦。論起被盜,照樣鮮有聽聞,然則仍是有的。
1775年,塔身修成了現在的高度,主塔高112米,呈鐘形,用磚砌成,外貼有金箔,達7噸多重。塔頂鑲嵌著7000顆罕有的偉大磚石和寶石,其中有一塊重76克拉的金剛石。大金塔底座圍長432.8米,高99.4米。塔基為十字折角形,飾以無數水平線腳,總周長達435米,周圍環圍著64座姿態各異的小塔。基座內設有佛殿,供奉玉雕佛像,外設4門,每座門前各有一對石獅。
大金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黃金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5448顆鉆石和2000顆寶石。
大金塔是緬甸最神圣的釋教圣地,據稱這里供奉過八個大佛,每尊佛都在2500到1000年之間。緬甸釋教為南傳上座部釋教,也稱巴利語系釋教。傳說釋迦牟尼成佛后,為答謝緬人曾贈蜜糕為食而回贈了八根頭發。佛發被迎回緬甸后,忽顯神力自空中降下金磚,于是眾人拾起金磚砌塔。大金塔現實為磚塔,外部貼金。
大金塔不被盜的緣故原由除了當地民俗淳樸外,國家地理位置偏僻,戰亂較少也是其中的緣故原由。而且大金塔有著嚴密的珍愛措施,24小時的保安警員輪值,四處無死角監控,嚴肅的偷竊刑罰等都是很主要的緣故原由。大金塔在緬甸的職位就猶如故宮在中國的職位一樣,是至高無上的,有著嚴密的守衛珍愛。試問,為什么故宮也枚什么被盜呢?這和大金塔不被盜是一個原理的。你明了了么?
大金塔最近也有被盜過。像2011年2月9日星期三,通天大盜做下驚天大案,緬甸民族象征,仰光大金塔18塊金牌被偷竊。雖有閉路電視嚴密監視,但仍無法破案。這也是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希望我的回覆能夠幫到你
㈦ 仰光大金塔有若干年歷史
大金塔距今已有2580余年的歷史,它比仰光城的歷史還早兩千多年,那時的仰光只是個冷落的小漁村,在18世紀才興起并建成仰光城。大金塔占地0.7平方千米,從上至下貼著近萬張金箔,鑲著鉆石、紅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灼生輝;塔上還懸掛著1000多個金鈴銀鈴,風吹鈴動,金聲玉振,聽之如聞仙樂。在主塔的周圍,圍繞著四座中塔、四座牌樓、四座佛殿和64座小塔,整座塔群犬牙交織,蔚為壯觀,集中著緬甸修建及手工藝的精煉。大金塔四方各有一個入口,其中南口最為熱鬧。這里是仰光的心臟,天天從早到晚,善男信女們來來往往,絡繹不停,在此祈禱,誦佛。大金塔東南角有一株菩提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旁的圣樹苗圃移來,樹葉婆娑,透著一種神秘的色彩。在塔基周圍另有傘形花塔44座,佛亭82座以及種種巨細佛殿。這些修建犬牙交織,與主塔十全十美,使得整個修建群莊重神圣,氣焰雄偉。在佛廊,佛殿和佛亭上都飾有優美的浮雕和繪畫。浮雕和畫面上的佛像、神怪、異獸形態各異,或肅穆正經,或猙獰可怖,展示了緬甸人高明的藝術水準,更顯示了宗教藝術獨占的魅力。
㈧ 仰光大金塔若何作育現在的絢爛
仰光大金塔初建時僅九米高。1450年,勃固王勃尼亞揚重修大金塔,將它增高至92米。1453年登位的緬甸歷史上惟逐一位女王信修浮與其婿達摩悉提王對大金塔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葺,把塔基用石塊修砌,在塔周圍建上佛亭,并鑄造了一口200多噸重的銅鐘。
㈨ 仰光大金塔是什么時刻建成的
公元前585年仰光大金塔建成西偏向來以基督教為宗教正宗。封建統治者為了更好地統治人民,因而廣修教堂,其中有許多絕世之作。
東方則向來以神秘的印度釋教為正宗。因此,東方的封開國王們大興佛寺。其中也有不少曠世之品,如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寺等。
在這些天下著名的釋教修建杰作中,另有一個也不得不提,它在釋教修建中金光閃灼,璀璨精明,猶如黃土中的珍珠、鉆石一樣平常,稀奇引人注目,那就是“仰光大金塔”。
㈩ 仰光大金塔是座什么樣的佛塔
金碧絢爛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吳哥寺一起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它是馳名天下的佛塔,也是緬甸國家的象征。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緬甸人把大金塔視為自己的自滿。
大金塔始建于585年,初建時只有20米高,后歷代多次修繕。15世紀的德彬瑞蒂王曾用相當于他和王后體重4倍的金子和大量寶石,對此塔作了一次修整,現在的塔是1774年阿瑙帕雅王的兒子辛漂信王修建的,他在塔頂還安裝了新的金傘。
大金塔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巨鐘,用磚砌成,塔身高112米,塔基為115平方米。塔身貼有1000多張純金箔,所用黃金有7噸多重。塔的周圍掛著1.5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響亮悅耳,聲傳四方。塔頂所有用黃金鑄成,上有1260千克重的金屬寶傘,周圍嵌有紅寶石664顆,翡翠551顆,金剛石443顆。整座金塔寶光閃灼,雍榮華貴,雄偉壯觀。
大金塔東南西北都有大門,與中國寺廟前常有的守門獅子一樣,塔門前各有一對高峻的石獅。門內有長廊式的石階可登至塔頂,門路兩旁擺滿商攤,有用木、竹、骨、象牙等鐫刻的佛像和人像,有供佛用的香、燭、鮮花,另有種種緬甸的風味小吃。門路上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平臺,平臺中央是主塔。塔內供奉著一尊玉石鐫刻的坐臥佛像和羅剎像,刻工細膩、正經秀美。塔的周圍有64座形狀各異的小塔,它們有的像鐘、有的似帆,有石砌的,也有木制的。這些小塔的壁龕里都有形態各異、巨細差其余玉佛。塔上的四角都有一個較大的牌樓和一座較大的佛殿,塔下的四角都有緬式獅身人面像。
在大金塔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口古鐘,一口重約40噸,一口重約16噸。古鐘色彩斑斕,是1741年和1778年由兩位在位緬王捐建的。緬甸人視西北角的古鐘為祥瑞、幸福的象征,以為連擊三下,就會意想事成。
大金塔的東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圣樹圃中移植而來的。塔的左方有一座清光緒年間由華僑捐錢制作的名為“福惠宮”的中國廟宇,塔的南側另有一個專門陳列釋教信徒和香客們捐贈物品的陳列館。
氣焰雄偉、修建精湛的仰光大金塔,不僅是天下修建藝術的杰作,也是天下上歷史最悠久、價值最昂貴的佛塔。每逢節日,許多人都到這里拜佛,人們進入佛塔時必須光腳而行,就連國家元首也不破例,否則就被視為對佛的最大不敬。1989年9月,緬甸政府對大金塔又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拓寬了4條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在塔的四周安裝了有玻璃窗的電梯,使大金塔加倍雄偉壯觀和雄壯堂皇。由于此塔建在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圣山上,以是不管人們站在市內的哪一個位置,都能瞥見金光燦燦的塔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