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滴滴擬允許拒載醉酒乘客 得到80%以上網友的支持)
輿情觀察
滴滴擬允許拒載醉酒乘客 得到80%以上網友的支持
近日,滴滴因試運行醉酒乘車規則再次登上熱搜榜。規則規定,如果乘客醉酒,滴滴司機有權判斷醉酒乘客是否會影響駕駛安全,并決定是否接送乘客。該規則還規定了醉酒乘客破壞駕駛安全、在車內嘔吐等相關問題的處理方法。
根據滴滴官方微信滴滴出行發布的消息,滴滴于2018年11月邀請社會各界參與討論司機能否拒絕獨自乘車的醉酒乘客。一周內有26人.86萬網友參與討論%有網友認為可以拒載,14%有網友認為不能拒載。
面對滴滴的調整規則,一些網民指出,服務條款應與法律相匹配。
根據現行《出租車駕駛員資格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第八款和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出租車駕駛員無正當理由未按承諾到達約定地點提供預約服務的,由縣級以上出租車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一些網民認為,如果乘客醉酒威脅到駕駛安全,滴滴司機拒絕攜帶是有正當理由的。一些網民擔心拒絕攜帶會損害醉酒乘客的權益。
有時候,法律保護的權益會相互沖突。Xi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寶民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涉及到兩項法律保護權之間的權衡。法律價值是多樣化的。在權益價值沖突爆發時,應選擇更重要的權益進行保護。顯然,安全駕駛關系到生命。因此,拒絕攜帶醉酒乘客的行為不會對醉酒乘客的權益造成損害。
試行規則中有規定,如果醉酒乘客嘔吐在車內或車身上,需要支付司機的洗車費,費用規則可以在洗車費確認頁面查詢。這得到了網友和滴滴司機的認可。
醉酒乘客在車內嘔吐,后續處理確實給司機和乘客帶來了一系列麻煩。據媒體報道,重慶一名醉酒乘客嘔吐,弄臟了車內的后排座椅和窗戶。滴滴司機向醉酒乘客索要800元的洗車費。乘客認為要價太高,說滴滴司機涉嫌詐騙,請求警方協助。經派出所調解,洗車費以洗車店價格為準,由乘客支付,再向司機支付150元的誤工費。
北京滴滴司機劉師傅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一名乘客在車上嘔吐,兩天后洗車時發現嘔吐物。劉師傅說,支付洗車費確實考慮到了司機的利益。
中國法學會研究部副主任彭玲認為,正式設置醉酒嘔吐物洗車費是合理的,也避免了讓乘客面臨漫天要價。如果乘客醉酒嘔吐,相當于司機為乘客提供額外服務,并收取額外服務費。
彭玲還指出,滴滴司機向乘客索要洗車費時,如何收取洗車費,以及當乘客拒絕提供洗車費時,雙方應如何保護自己的權利,滴滴發布的規則沒有詳細介紹。這也需要滴滴探索并建立一套相應的規則。
根據本次試行的醉酒乘車規則,如果司機判斷乘客可能危及行程安全,可以申請取消訂單。有網友擔心滴滴司機拒載權會被濫用,缺乏相應的處罰措施。王保民表示,這一規定也存在漏洞,應逐步探索一些可行的機制,以減少惡意取消的發生。
彭玲強調,沒有規則是完全合理的。任何形式的法律法規都會有局限性或權益沖突。因此,我們應該給滴滴更多的時間來完善規則(實習記者) 李帛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