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汽車市場低迷,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四個月同比負增長。但充電樁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今年6月突破百萬臺大關。同時,由于巨大的建設缺口,充電樁行業的市場前景樂觀。在此背景下,傳統汽車企業、旅游企業、能源公司等各方加快了充電樁領域的布局。
前景廣闊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國內充電樁數量已超過100萬臺,達到100臺.2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數量超過41萬臺,私人充電樁數量超過59萬臺;車樁比提高到3.5∶1.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基本跟上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
即便如此,充電樁建設仍存在巨大差距。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集中過1個.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多萬,規劃車樁比基本達到1∶為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今年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7輛.5萬輛,同比下降5萬輛.9%,同比增長率連續四次下降。然而,由于巨大的差距,充電樁的建設仍保持著快速的發展。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最近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10月,國內充電樁數量已達到114.4萬臺,同比增長66臺.7%。
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許多企業的參與。2017年,國內充電樁企業一度超過1000家。但由于充電樁行業投資、建設、運維成本高、利用率低,充電樁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2018年迎來充電樁企業倒閉浪潮。例如,2018年7月,榮益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解散公告。
同時,經過長期布局和持續投資,特種電話、星充電等龍頭企業逐漸扭虧為盈,進入良性循環。以特瑞德全資子公司特種電話為例,在國內充電樁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經過長期持續投資和戰略布局,公司于2018年實現了盈虧平衡。
特瑞德宣布,經過四年多的長期戰略布局,集智能制造、充電運營、數據增值服務于一體的充電網絡生態模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取得了突破。截至2018年底,公司充電業務累計充電量約16.2016-2018年9億度復合增長率超過200%。2018年,隨著充電量的快速增長和充電業務板塊其他業務的增長,公司充電業務實現了盈虧平衡。
隨著洗牌的加劇,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10月,全國只有8家企業運營充電樁超過1萬臺,8家運營商占總數的89家.8%其余運營商占總量的10%.2%。特來電、星星充電和國家電網排名前三。
加快布局
隨著所有權的快速增長,充電樁的市場前景普遍受到各行各業的青睞。申萬宏源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國內充電網建設進度落后于規劃。以國家電網充電樁中標價格(DC樁約8萬元/臺,交流樁約0元.以8萬元/臺為標準,到2020年,我國充電樁設備市場空間將達到1165億元,2025年將達到2378億元。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加快了充電樁領域的布局。11月25日,國家電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據相關媒體報道,合資企業將于2020年完成充電樁43萬個布局,并將與恒大、萬科等房地產開發商合作,推進社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的傳統汽車公司不會錯過這場盛宴。今年7月11日,總投資40億元的凱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據了解,公司由大眾、中國一汽、江淮、江蘇萬邦德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主要從事充電樁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和運營。
許多上下游公司通過業務擴張加快了充電樁領域的布局。以A股新材料領先公司國恩股份為例,公司作為新材料垂直一體化生產專業平臺,以輕材料和功能材料業務為兩翼,全面促進各領域新材料應用業務的協調發展,以輕材料領域積累的優勢布局充電樁領域。
2017年10月15日,國恩與特瑞德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雙方資源整合和技術平臺優勢,實現強聯合,在箱式變電站和充電樁外管結構領域進行聯合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建立產品、產業、資本等多層次、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的建設和運營。
目前,國恩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開發輕量化新材料而不是原金屬材料,在大幅減肥的同時,提高了產品的美觀性和實用性。在第三代非金屬DC終端充電樁殼體的基礎上,開發了第四代充電樁、壁掛式充電樁和長城WEY定制單樁等外殼,推出箱式變電站輕型非金屬門板、格柵、防塵罩、百葉窗、隔斷門、非金屬頂蓋等產品,實現批量供應。
共享旅游企業等新勢力也加快了充電樁領域的布局。今年8月1日,滴滴旅游和英國石油公司(BP)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在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