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搪瓷設備的基本知識
1、化工搪瓷名稱的由來
運用搪瓷的技術,將具有接近工業玻璃性質的耐酸玻璃物質復合到金屬基體上,獲得玻璃/金屬復合物,因其覆蓋層基本上保留了耐酸玻璃的大部分性質,如光潔、透明、致密無孔、化學穩定性高等,為一般日用搪瓷所不及,因此稱其為“搪玻璃”。搪玻璃的生產工藝等同于搪瓷工藝,因此它仍是搪瓷。日常中人們常有以不同的稱呼,如耐酸搪瓷,是以其特別耐酸而稱之,化工搪瓷,是以其制品主要用作化工生產設備而稱之。
2、搪瓷制品的性能
搪瓷設備是由含硅量高的玻璃質釉噴涂在鋼板表面經920℃~960℃多次高溫搪燒、是玻璃質釉密著于金屬胎表面而成。搪瓷的性能是:
(1)耐腐蝕性能:能耐有機酸、無機酸有機溶劑及PH值小于或等于12的堿溶液、但對強堿、HF、及溫度大于180℃、濃度大于30%的磷酸不適用;
(2)不粘性:光滑的玻璃面對介質不粘且容易清洗;
(3)絕緣性:適用于介質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的場合;
(4)隔離性:玻璃層將介質與容器鋼胎隔離、鐵離子不溶入介質;
(5)保鮮性:玻璃層對介質具有良好的保鮮性能。
3、搪瓷設備使用條件
搪瓷層能耐大多數無機酸、有機酸、有機溶劑等介質,尤其在鹽酸、硝酸、王水等介質中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能。
但不能在下列條件下使用:
(1)任何濃度及任何溫度的HF都不能耐腐蝕;
(2)磷酸:濃度30%以上、溫度大于180℃時腐蝕強烈;
(3)鹽酸:濃度10--20%,溫度大于150℃時,腐蝕強烈;
(4)硫酸:濃度10--30%,溫度大于200℃時不能耐腐蝕;
(5)堿液:PH大于或等于12、溫度大于100℃時,不能耐腐蝕。
二、化工搪瓷設備的制造
1、化工搪瓷生產作業程序
2、化工搪瓷設備的基材特性
大量用于制造搪玻璃制品的基體材料主要是優質低碳鋼、鑄鐵和不銹鋼,其中以低碳鋼及鑄鐵最為普遍。前者作為搪玻璃的適用鋼,大量用來制作設備和容器:后者,由于能澆鑄成型復雜部件,且成本低廉,因此被廣泛用以制造泵、閥、小型設備及零配件。
3、底胎的要求
搪瓷設備的質量,首先決定于鐵胎。沒有高質量的鐵胎,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搪瓷設備。要保證制品質量,鐵胎應滿足以下六條要求:
(1) 底胎表面應平整,不得有顯著的工具傷痕、凹坑、夾層等機械缺陷;
(2) 底胎表面的焊道要平直、規整,焊縫寬度不得超過鋼板、厚度的1.5倍。焊縫接頭要圓滑地過渡,不允許有夾渣、氣孔、咬邊、未焊透等缺陷;
(3) 底胎表面的焊縫在噴砂前要進行磨光;
(4) 底胎表面的對接焊縫錯邊量要小于厚度的10%;
(5) 法蘭不平度要小于直徑的0.15%;
(6) 對接法蘭的壓緊面要保證設計壓力下的密封。
4、表面處理
底胎加工好后,由于基材表面質量往往達不到搪瓷的工藝要求,如金屬表面尚有氧化層、表面夾皮(軋制時造成)、焊縫缺陷及機加工過程中粘附的油脂污物等,都要影響搪燒磨光一般在砂輪機上或用手提砂輪進行。磨光的要求是將搪燒面上焊坡磨平,將尖棱角磨圓、將氧化皮及夾皮磨去,現出金屬本色。
燒油脫碳是將粘附的油脂、有機物等在高溫下燒除。有時鋼板含碳量超過標準規定時,也采取高溫表面脫碳的辦法來作補償處理。
搪瓷設備損壞后到搪瓷廠進行復搪,必須進行熱處理(脫氫),以消除爆瓷部位基材滲入的氫。 噴砂是將底胎表面打粗糙,增加表面自由能及比表面積,從而提高底胎金屬與底釉的密著。
5、修胎
經過表面處理后的鐵胎,在正式噴搪瓷釉前,要細致地檢查,凡是不符合搪瓷工藝要求的“毛病”均應及時處理,如毛刺、尖銳角、凹凸坑、夾層、沙眼等。這些“毛病”可采用手工打磨,挖鏟補焊再磨平等作業修磨。
6、搪燒底釉
鐵胎修磨好以后即可進行噴涂和搪燒底釉。噴涂可采用手工噴,也可以采用機械化(半自動)噴涂。兩者的釉漿稠度控制不一樣,這要根據操作人員的經驗自己掌握,因為噴槍口徑、噴涂用空氣壓力及釉漿稠度間是相互關聯的。噴搪底釉的要點是要使頭遍底釉厚薄均勻,其厚度值控制在燒成后為200±50μm為合適。底釉噴涂于鐵胎上后要經過干燥,一般采取自然干燥,也可放到烘房內干燥,放在爐前或出爐的制件邊進行緩慢的烘烤。要注意防止快速烘烤,快速烘烤易使粉層開裂。
粉層干燥后即可進燒成爐內進行燒成。底釉的燒成溫度較高。為使底釉能牢固地與鐵表面密著 ,采用三合一底釉時燒成溫度不能低于880℃。而為使鐵胎與底釉間溫度能達到上述要求,燒成爐溫度必須控制到920℃以上。為提高效率,最佳燒成爐溫度是960~980℃。底釉的燒成必須精心掌握好時間,即不能燒成不足(俗稱燒得生),更不能燒過(俗稱火大)。
前者密著不好,后者會燒損底釉。燒成適度的底釉應該是色澤均勾,表面平滑光亮,無氣泡。頭遍底釉燒好后,如質量合格即可進行噴搪面釉;如果不合格就要進行修磨,燒損嚴重時需要噴搪第二遍底釉。當噴搪第二遍底釉時,不能噴得太厚,要使兩遍底釉的總厚度控制在350μm以下。再厚了就要影響面釉層的有效厚度了。
7、搪燒面釉
底釉搪燒好后,質量符合要求即可進行面釉搪燒。搪瓷設備的真正防腐保護層是面釉層。面釉層的噴涂和搪燒跟底釉相似。面釉層的厚度,一般要求1mm左右。具體根據使用要求而定,如考慮傳熱,應使瓷釉層薄些,不需傳熱而使用的介質腐蝕牲嚴重時,瓷釉層厚些。日本允許最厚達2.55mm,我國標準則規定不得超過2mm,最薄0.8mm。要達到規定瓷厚,產品上的面釉要噴搪多遍。每遍厚度以薄一些為好。但考慮生產效率,也不能太薄,一般以控制每遍厚度增加兒2mm為佳。
如果金屬表面狀況好,焊縫不出問題,噴搪過程中修磨細致,那么噴搪三遍到四遍面釉后就可達到規定厚度。為保證搪燒質量,每噴搪一遍,都要經過檢查,檢查瓷面上是否有暗泡、針孔等,一經查到就應打磨開進行修補。對于直通金屬表面的針孔和暗泡要磨挖,甚至補焊。凡見底金屬的修補處,必須補噴底釉。上述修補程序是每個噴搪操作者必須掌握的。
8、檢驗
由于搪瓷設備多數用于苛刻的腐蝕環境中,因此對制品的質量檢查要十分嚴格。檢查檢驗要求系根據制品本身的等級要求確定,具體要求見ZB G94004一87及zB G94005一87標準。產品經檢驗合格即可組裝或包裝出廠。